廣達

2382
279.50.50(0.18%)
收盤 | 2025/06/20 14:30 更新
16,031成交量
16.04 (42.10)本益比 (同業平均)
跌→漲 (0.18%)
連漲連跌

廣達即時行情

資料載入中...

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 成交279.5
  • 開盤280.5
  • 最高283.0
  • 最低279.0
  • 均價280.4
  • 成交金額(億)44.97
  • 昨收279.0
  • 漲跌幅0.18%
  • 漲跌0.50
  • 總量16,031
  • 昨量13,657
  • 振幅1.43%
內盤10,262(64.52%)
5,642(35.48%)外盤
委買價
585
780
464
707
294
279.5
279.0
278.5
278.0
277.5
2,830小計
委賣價
280.0
281.0
281.5
282.0
282.5
40
136
29
203
522
小計930

廣達 個股留言板

登入後即可張貼留言。

廣達 相關新聞

  • 時報資訊

    《電週邊》廣達AI、智慧醫療雙引擎 內資按讚維持「買進」評等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廣達(2382)積極布局智慧醫療領域,與國防部軍醫局與國防醫學院簽約合作,共同研發電子傷票系統。廣達在伺服器領域今年比重持續拉高,剛出爐的內資法人報告指出,雖然廣達消費產品比重預估會回落,因伺服器比重將拉升至七成,且廣達下檔也有殖利率保護,維持「買進」評等。 林百里日前在股東會後說明營運展望,對AI伺服器訂單維持樂觀,且在車載電子與智慧醫療等新業務範疇,也逐步進展,未來也是將是推升公司成長的重要力量。林百里認為車用領域在跨系統融合是關鍵,財務長楊俊烈也說明廣達目前可支援不同平台同步運行,下半年車載新品應會小量出貨。 智慧醫療方面,林百里對於機器手臂在應用端的前景看好,廣達並持續擴大智慧醫療領域的各種研發。目前與國防部軍醫局與國防醫學院合作,產官學攜手,研發電子傷票系統。 他對廣達布局智慧醫療方向指出,將涵蓋AI醫療進行診斷、遠距醫療、個人照護醫療等,甚至廣達也在計劃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申請醫療器材等相關證照。 針對廣達在AI 伺服器、車用及醫療領域的發展,法人給予正向評價。內資法人在最新的報告指出,廣達目前AI訂單維持高檔,主要聚焦在GB200產品

  • 中央社財經

    廣達林百里:打造智慧醫療不容易 醫生是最聰明的人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5年06月17日電)代工廠廣達(2382)、國防部軍醫局與國防醫學院今天舉辦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共同研發電子傷票系統,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說,廣達有許多智慧醫療專案進行中,但打造醫療應用並不容易,「醫生是最聰明的人,我們要滿足最聰明的人不容易。」媒體詢問廣達股價近期表現不錯,是否打算加碼買進,林百里並未直接回應,僅笑說「秘密」。電子傷票系統由廣達提供核心架構設計與智慧醫療平台支援,搭載廣達自主開發的QOCA遠距照護技術,可即時記錄傷患基本資料、生理訊號與檢傷分類資訊,透過加密通訊即時傳送至後方指揮與醫療單位,提升資訊流通效率與救援指揮判斷品質。林百里會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廣達布局智慧醫療有3大方向,包括人工智慧(AI)醫療進行診斷、遠距醫療、個人照護醫療,都在進行中,與國防醫學院也合作好幾次,進行好幾個專案,成果都非常好。林百里透露,廣達計劃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申請醫療器材等相關證照,但必須一步一步來。他強調,打造智慧醫療應用並不容易,有關醫生的要求必須好好了解,再進行資訊科技(IT)研究,「醫生是最聰明的人,我們要滿足最聰明的人不容易。」

  • 時報資訊

    《各報要聞》林百里:美國擴廠是肯定的事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積極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流,對此,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13日表示,川普2.0不斷強調美國製造,廣達也會持續增加在美生產力,「有訂單就會擴廠、擴廠是肯定的事情」,對於美國製造我們很有經驗,客戶也滿滿意;廣達是「總舖師」,有訂單就做,開工廠不怕訂單多、多多益善,廣達在全球有九個廠區,產能因應很有彈性。 不過,林百里也坦言,iPhone和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要在美國製造成本一定比較高、獲利會受挑戰,顯然是划不來;這類產品依賴大量人工投入,不是只有組裝,零組件供應鏈也需要在地供應。所以美國政府之後也應該會知道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美國生產。 廣達財務長楊俊烈補充,關稅和匯率是兩大不可控的外力因素,關稅目前是客戶要支付,因此影響較有限;匯率因廣達收支都採美元,本來就會自然避險一部分,加上一些避險方式,會將影響降到最小。 林百里也說,廣達在自駕車方面已布局多年,合作的客戶也有成果,相信未來量會繼續擴大。至於智慧醫療,何時獲利是最大挑戰,廣達要做的是解決方案,從硬體到AI軟體;而台灣智慧醫療市場不大,所以一定要布局國外,現在已進軍美國,但需要時間,因為還要認證、臨床

  • 中央社財經

    評人形機器人 廣達林百里:難做又貴、又沒客人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6月13日電)廣達電腦(2382)董事長林百里今天表示,廣達沒有「好高騖遠」去做人形機器人,坦言「難做又貴、又沒客人」。對於美國製造趨勢下的產能安排,他表示,廣達是「總鋪師」,訂單來就做,產能很有彈性。廣達電腦今天舉行股東常會,董事長林百里在會後與媒體記者對談,針對量子電腦布局,他表示,有人說是「十年磨一劍」,廣達現在開始磨劍,目標是「真正的量子電腦」;他也開玩笑表示,「十年也好,我就可以賴皮,晚一點退休」。對於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他表示,「講好的人很多,講不好的人也很多」,最重要的是,用這麼複雜的機器人去做家裏的工作,好像不太划得來,還是相信「特別目的」機器人比較有價值;機器人技術一直在進步,包括AI部分,機械部分也越來越來複雜。他進一步說,廣達一開始是定義「智慧製造」,以機器手臂為主,沒有「好高騖遠」去做人形機器人,坦言「又難做、又貴、又沒客人」,廣達沒有在這個項目上耕耘;但如果是20年以後的事,「也超過了我的想像力,到時候我就96歲了」。針對美國製造議題,林百里說,美國製造廣達很有經驗,客戶也很滿意,廣達其實已有很多美國和歐洲產品在當地製造,在美國擴

  • Yahoo奇摩股市

    【廣達股東會】林百里談美國製造駕輕就熟:「總舖師」開工廠不怕訂單多

    廣達(2382)今(13)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林百里說:「客人一直給我們很多、很好的訂單」,仍看好AI市場的商機;且廣達對「美國製造」早已駕輕就熟,只待擴產應對需求,直言「『總舖師』開工廠不怕訂單多!」

  • 時報資訊

    《電週邊》廣達要做真正的量子電腦 林百里盼十年有成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許多科技大廠早早開始布局量子電腦,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今日(13日)在股東會後指出,廣達的目標是做「量子的量子電腦」,而不是用電腦去模擬或開發的相關演算法。他說,如果量子電腦10年後才成熟,那他就要晚10年後才退休。 廣達布局量子電腦多時,媒體關注廣達量子電腦的研發進程,林百里在股東會後表示,廣達是要做「量子的量子電腦」,那才是廣達客人需要的,因為量子的電腦與傳統古典電腦(Classic Computer)的運算方式不一樣,電子的電腦是0與1、二進位,量子電腦的運算邏輯則不是。 他打趣舉例,「電子是二進位,人類有十根手指是十進位,那麼八爪魚就是八進位」。林百里說,電腦現在去模擬十進位很快,但是電腦去模擬量子電腦「就比較傷腦筋」。 林百里表示,用電腦去模擬出的量子電腦,比較沒有實際大用途,能做study(學術研究)而已,沒辦法「應用」,所以廣達想做真正有量子邏輯、超越古典電腦架構的實體系統。此外,他強調,就算量子電腦的技術成熟度持續提升,應用需求必須要跟得上來,才有商機。 林百里表示,外界對於量子電腦成熟的時間點有的預測至少10年,有的認為要20年,如果

  • Yahoo奇摩股市

    【廣達股東會】量子電腦還在「磨劍」 林百里:可賴皮晚退休

    廣達(2382)今(13)日舉行股東常會,針對量子電腦發展,董事長林百里坦言其應用仍處於初期階段,技術與需求尚未對點,不過廣達已著手磨劍,目標不是演算法或模擬器,而是「真正的量子電腦」。他也幽默地說,「如果真的是十年內成熟,就可賴皮晚退休了。」

  • Yahoo奇摩股市

    【廣達股東會】林百里談人形機器人「划不來」:難做又貴、還沒客人

    代工大廠廣達(2382)今(13)日於林口總部召開股東會,針對外界高度關注的AI與人型機器人發展議題,林百里直言,外界對人型機器人寄予厚望,「講好的人很多,講不好的人也很多,這麼複雜的機器人去做家裡的工作好像划不來」,不僅開發難度高、成本昂貴,市場需求亦尚未浮現,「難做、又貴、又沒有客人」,廣達尚未正式投入該領域。

  • 財訊快報

    廣達伺服器訂單爆滿,量子電腦開始磨劍,董座林百里喊要晚退休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週五(13日)指出,「超前研發、精準行銷」是廣達經營戰略,每個產品的開發時間都不少於十年,可說是十年磨一劍,之前智慧汽車、智慧製造都有不錯的成果,現在智慧醫療已推廣到美國市場,如今量子電腦也開始磨劍,外界說發酵期至少十年,「那也很好,我可以賴皮晚點退休」。此外,曾看淡人形機器人前景的林百里,週五不改其志,認為雖然很多人講人形機器人好,但講不好的也很多,重點在CP值要高,複雜的人形機器人要做家裡的工作不太划得來,他還是相信特殊目的的機器人比較有價值,旗下達明機器人很成功,也快要上市。廣達週五召開股東會,林百里在會中以及會後受訪時做出上述表示。由於林百里近年醉心智慧醫療的發展,會中有股東提問智慧醫療何時能進入獲利期?他提到,廣達當時在開發AI伺服器時,覺得世界即將進入AI時代,智慧功能很重要,因此鎖定智慧汽車、智慧製造與智慧醫療三大方向發展,在智慧汽車方面,廣達做得還不錯,有不錯的獲利,智慧製造則做了發展機器手臂的達明機器人,也相當成功,並且很快就要上市。只有智慧醫療其實沒那麼簡單,廣達從硬體做到AI軟體再做到整體解決方案之後,發現台

  • 中時財經即時

    林百里:廣達長期策略是持續發展運算機器

    廣達(2382)今(13)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廣達長期策略即是發展運算的機器,也就是電腦,一開始廣達創立的時候要做筆電,但市場覺得筆電沒有未來,如今筆電已經超過桌機很多,到了2000年的時候表示雲端運算會是未來主流,2016年則提出要發展AI;廣達一直都是用運算的演進、新技術和新應用作為研發主題,採取精準研發、超前部署策略,提供產品給大客戶,加上韌性製造,這些都是廣達一路走來的最大戰術。

  • Yahoo奇摩股市

    【廣達股東會】小股東問智慧醫療何時賺錢?林百里:這是最大的挑戰

    代工大廠廣達(2382)今(13)日於林口總部召開年度股東常會,由董事長林百里親自主持。面對股東關心公司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投入進展與獲利時程,林百里直言:「這是最大的挑戰。」他坦言,智慧醫療不同於智慧汽車與智慧製造,市場門檻與投入成本更高,要真正做到「解決醫師需要的問題」才具價值,現階段仍處於長期布局與調整策略的階段。

  • 時報資訊

    《電週邊》林百里:廣達可增加美國產能 機器人看法曝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今日(13日)在股東會後表示,川普2.0時代要求美國製造,廣達很早就是美國製造供貨美國市場,有經驗也有規模,未來會在美國增加生產力以為因應。至於是否投入人形機器人領域,林百里則是說不會好高鶩遠去做機器人,目前會專注於機器手臂。 廣達已有20年的美國製造經驗,如今各電子大廠陸續前進美國設廠生產,媒體詢問林百里看法。他表示,廣達美國製造很有經驗,客人也很滿意,現在川普2.0要求一定要美國製造,對廣達來說很好,廣達可以增加美國的生產力。他強調,廣達本來的作法是美國市場就在美國製造,歐洲市場就在歐洲製造,廣達對於美國製造「有經驗也有規模」,市場如果加大就會增加產能。 川普的各項政策造是否衝擊消費性電子展望?林百里認為,川普政府應漸漸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蘋果iPhone來說,在美國製造顯然划不來,NB全面在美國製造也是。 媒體問到林百里對人形機器人的看法,他回答目前人形機器人領域「講好的很多,講不好的也很多」,重要是目前的CP值不高。林百里說,那麼複雜的機器人如果生產出來只做家裡工作,也好像划不來,比較特別目的用途的機器人比較有價值,

  • 時報資訊

    《電週邊》廣達通過配息13元 林百里看好智慧醫療獲利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廣達(2382)今日(13日)舉行股東常會,通過去年財報及營餘分配,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3元,股利發放率約為83.9%。廣達2024年伺服器業務占比首度突破公司營收五成,全年寫下三率三升佳績,每股EPS為15.49元。 廣達2024年受惠於全球AI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擴大投資,伺服器業務呈現倍增以上的跳躍式成長。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指出,全年伺服器業務佔比首次突破公司營收的五成,在人工智慧(AI)的新賽道中,成功搶佔了戰略的灘頭堡。 筆記型電腦去年全年出貨量4590萬台,較2023年下滑2.1%。廣達全年合併營收淨額達1.41兆元,較前一年度的1.09兆元年增30%。2024年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分別為7.9%、4.4%、4.2%,與 2023年的7.8%、4.0%、3.7%相較,再次寫下三率三升的佳績。 全年營業毛利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07.60億元,較前一年度的848.88億元成長30.5%。近2年稅後純益分別為602.83億元及404.89億元,其中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分別為597.02億元及396.76億元,年增50.5%。 財務收支方面,營業外淨

  • Yahoo奇摩股市

    黃仁勳要在歐洲蓋20座AI工廠 電子五哥有望受惠? 專家:影響有限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1日在法國巴黎「VivaTech 2025科技展」上宣布,未來兩年內將於歐洲設立20座AI工廠,並於德國打造全球首座工業用AI雲端平台,激勵市場對AI未來需求的想像空間,「電子五哥」廣達(2382)、緯創(3231)、仁寶(2324)等今日(12)股價同步轉強,皆有1%-2%漲幅,不過專家表示,短期內對台廠供應鏈的直接拉動效應有限。

  • Yahoo奇摩股市

    【Yahoo早盤】台積電貼息...台股震盪走弱跌逾百點 分析師呂漢威曝止跌訊號

    中東地緣政治情勢升溫,美股四大指數11日全面收黑,加上台積電(2330)今日(12)除息陷貼息窘境,拖累台股加權指數以22,362.67點、跌107.43點開出,盤中一度跌逾210點,失守22,300點關卡。資深證券分析師呂漢威受訪時表示,大盤若要翻紅,以近兩日盤勢來看,關鍵時點將落在10點半至11點,台積電的表現將是重要風向球。

  • Yahoo奇摩股市

    電子五哥5月營收一表看!緯創首度飆破2千億元超車廣達 仁寶匯率影響年月雙衰

    電子五哥5月營收已全數出爐,緯創(3231)受惠於高單價整機櫃AI伺服器出貨動能強勁,5月合併營收攀升至2,084.06億元,年增162%,不僅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超車「大哥」廣達(2382),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反觀和碩(4938)、仁寶(2324)因通訊產品出貨下滑、匯率波動等因素出現年月雙衰。

  • 工商時報

    累積營收TOP3 鴻海、台積電、廣達五連霸

    上市櫃公司5月營收公布,今年來累計營收前十強與前一個月全數相同,鴻海(2317)、台積電(2330)、廣達(2382)已連續五個月霸榜,蟬聯今年來營收前三強寶座。

  • 時報資訊

    《電週邊》廣達5月營收1602.42億元再寫新高 月、年雙增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廣達(2382)發布5月營收,受惠於AI伺服器的出貨動能,營收達1602.42億元,月增4%、年增58.2%,為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5月營收7999.25億元、年增74.8%,再創歷年同期新高。 廣達第一季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的占比已達六成以上,第二季放量出貨,由營收表現即可印證其貢獻度。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前在37週年廠慶,對於CSP客戶的訂單需求釋出樂觀看法,供應量「有多少就給多少」,強調四大CSP處於競爭態勢,投資資料中心很重要,AI應用正滿地開花。 廣達對於今年AI伺服器展望預估逐季升溫,全年出貨成長倍數成長,且通用伺服器也將有雙位數成長。 廣達5月筆電出貨380萬台,月增15.15%、年減5%;累計前5月筆電出貨量1790萬台。先前法說會針對筆電的出貨預期為第二季筆電出貨呈現季增高個位數百分比。

  • Yahoo奇摩股市

    廣達5月營收1602億元年增58% 改寫歷史次高紀錄

    廣達(2382)今(9)日公布5月合併營收達1,602.42億元,月增4.04%,年增58.18%,改寫歷史次高紀錄;累計今年前5月營收7999.25億元,年增74.81%。

  • 財訊快報

    AI伺服器貢獻,廣達、華碩5月業績同寫歷史次高紀錄,仁寶月、年雙減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AI伺服器在5月仍扮演系統大廠業績主軸,龍頭大廠廣達(2382)與品牌大廠華碩(2357)5月業績均創佳績,同步寫下歷史次高與同期新高紀錄。廣達自結5月合併營收以1602.42億元,月增4%,年增58%,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7999.25億元,年增74.8%,締造史上同期新高紀錄;華碩5月品牌營收586億元,月增14%,年增39.5%,合併營收632.16億元,月增12.45%,年增41%,累計前5月品牌營收2451.67億元,年增25.9%,合併營收為2671.27億元,年增28.33%,亦為同期新高。廣達5月筆電出貨量380萬台,較上月的330萬台成長15.1%,但較去年同期的400萬台下滑5%,累計前5月筆電出貨量1790萬台;今年業績成長主要動能仍為AI伺服器,其AI伺服器今年逐季升溫趨勢不變,全年可望逾倍數成長,通用伺服器亦有兩位數成長。華碩伺服器業務在去年完成5年成長5的目標,今年受惠AI伺服器需求暢旺,持續貢獻業績成長,此外,顯卡新世代需求爆發,加上電競筆電的換機需求殷切,均挹注業績動能。不過,筆電代工大廠仁寶(2324)的伺服器業務仍處於佈局

立即登入瀏覽你的投資組合。登入
網友也在看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 鴻海
    2317.TW
    155.50
    1.500.97%
    58,341
  • 台積電
    2330.TW
    1,055.00
    20.001.93%
    57,794
  • 緯創
    3231.TW
    118.50
    3.002.60%
    63,416
  • 聯電
    2303.TW
    47.65
    0.100.21%
    65,452
  • 聯發科
    2454.TW
    1,250.00
    15.001.19%
    5,265
電腦週邊產業漲跌排行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相關概念股
概念股
當日平均漲跌%
近1月平均漲跌%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
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精誠資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