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這次的中秋節好在週五,因此在彈性補班的制度之下,我們有了3天的連假。然而每次碰到一些中國傳統的節日,例如:清明節、端午節、農曆春節……等,市場都會擔憂一件事,就是:「會不會變盤呀?」。
聯準會9月雖暫停升息,但卻暗示年底前還會升息一次,此外利率點陣圖顯示,明年降息幅度小,使市場出現失望性賣壓,股債齊跌,尤其是科技股跌幅更大。雖然升息腳步未停,但未來空間變小,包括英國也已經暫停升息,因此,現階段仍是布局債券的好時機。只是別過度期待債券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但卻是可以穩穩獲得利息收益。
近期手機市場持續出現復甦的風聲,我們可以從中國的華為不斷推出高階新款手機及摺疊機種、iPhone部分機種預購須等至11月來窺知一二,那麼國內手機相關的供應鏈指標廠就屬聯發科莫屬。今年上半年,半導體產業受到全球需求疲弱的影響,
指數走勢仍相對疲弱,資金面還是呈現量縮的走勢,AI股轉弱,盤面上並無能夠帶動大盤向上攻克季線的主角,因此,後續行情還是可能走量縮盤跌的行情,所以轉弱股或高檔股就仍得避開。
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內的記憶體原廠,紛紛自去年底、今年初陸續開始減產,隨著下游庫存持續消化,讓修正長達超過5個季度的記憶體價格露出曙光。近期下游業者已被原廠通知Q4合約價要調漲,也讓現貨價格於8月開始反彈。目前依原廠發出的通知,依不同產品,Nand flash Q4的合約價有機會漲1~2成、DRAM則約漲1成,相關顆粒廠與模組廠將因此受惠。
上周告知最壞有可能跌到16264~16100,但有三個族群:電動車及車電、被動元件、業績股領先在9/11的16500~16381落底,果然9/11低點來到16398,而高本益比股及投機股向下調整,並沒有使指數修正到16264~16100,且從16389漲到9/15的16920,底部提早完成,但由於日KD又在高檔,需等待日KD修正到低檔,且修正到低檔時大盤的周KD若能打下來低檔形成W底交叉向上,則到時的上攻力道就轉強,因投資人看到周KD交叉向上,這是出現波段買訊訊號。
有一天聽廣播,剛好聽到以前的老同事、也是好朋友夏韻芬的節目,她正說著一位老先生的故事:她一位朋友的父親,人家都叫他「五百」,原來每次他去吃飯,可能才花2、3百元,但他都給500元,時間一久,大家就叫他「五百」。
過去跟大家介紹過不少成長股,價值股相對分享較少,像是之前介紹過的櫻花(9911)、崇友(4506)等,長期以來營運表現都相當穩健,即便遭遇市場空頭走勢,股價表現亦相對抗跌,除了之前分享的櫻花、崇友外,還有一檔價值股也值得分享給大家,就是油封元件的茂順(9942)。
美國正面臨工資物價螺旋通膨,上週四,美國汽車工人協會(UAW)宣布罷工,採取分段罷工方式,造成汽車零組件供應混亂。儘管三大汽車巨頭不斷讓步,將薪資漲幅調升至15%以上,工會仍未同意結束罷工。
在台股盤面上的AI股,似乎已經降溫了,但是套在高檔的投資朋友則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逢人就問:「怎麼辦怎麼辦?還會漲上去嗎?」。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因為從外資的調整內容來看,AI股其實仍在名單當中。請參考附表一。
雖然市場期待9月聯準會可暫停升息,但由於8月公布CPI年增率仍高於預期,且最近油價持續走高,也增添不小變數。上週公債殖利率上揚,科技股又面臨修正壓力。
最近,美國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通膨數據,同比部分已經連續兩個月上升,來到3.7%。事實上,美國通膨自去年6月,達到9.1%的高峰後,已連續12個月下跌,6月份最低曾來到3%,然而,7月份微幅上升至3.2%,8月份繼續上升至3.7%,通膨似乎真有舊而復燃可能。
由於歐元區通膨壓力維持高檔,原先市場預期升息機率50%,最終歐洲央行還是勇敢選擇升息值得鼓勵,但由於表態接下來應該是將高利率維持一段時間,暗示升息循環可能已經結束,反而讓歐元利多出盡轉貶。
年過40,相信有許多人都會感覺到體況不如從前,尤其是越接近50歲,許多健康指數都開始亮起紅燈,如果今天你已經賺或存到錢,請記得還要投資自己的健康,不要賺到財富紅利,卻讓健康紅利呈現負數。
這幾年,美國西岸商業區變得跟以往不一樣了,一方面,疫情後居家工作人數創高,去年年底科技業又大規模裁員,造成商辦出現高空置率現象,另一方面,自從2014年美國加州通過法案,將單次竊盜金額950美元以下都歸為輕罪,美國CBD地區盜竊案不斷,舊金山商辦空置率高達三成,盜竊率也急速攀升。
前些時候有朋友問小編:妳有看過最近很夯的YouTube短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一時之間還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趕緊上網查資料,一查才知道,這支網路爆紅影片在短短時間內已累積上千萬人觀看點閱,並獲得網友廣大迴響!很難想像這支簡陋的網路梗影片搭配單調的AI配音、粗糙的畫風,竟能在社群網路上掀起一陣旋風,主要原因無非是其帶給人們滿滿的共鳴及真實感。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日前釋出激進鷹派訊號,表示並不排除將於本(9)月例會再度調高基準利率、升息,此番言論也直接衝擊外幣保單的表現。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112)年6月底止,累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新台幣約1,415.08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比重持續下滑至40.44%,創下近5年以來的同期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