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曾經是月領32K的小美工,2006年進入股票市場,歷經美國次貸風暴慘賠百萬,痛定思痛苦讀投資書籍逾百本,並努力鑽研國外投資大師的賺錢心法,進而發展一套屬於自己的成長股投資策略,之後開始穩健獲利,2009年至2019年總投報率超過1000%以上。另有著作《算股高手的驚人財富翻倍術》及《算股達人的翻倍成長投資術》。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1 天前

    不靠當沖、也不是死抱 散戶也做得到的穩健獲利法

    有學員問我,最適合一般人的操作方式是什麼? 我的答案從來不是當沖,也不是死抱一檔股票永遠不賣,而是一個你做得到、做得久,也做得安心的方法。在投資市場中,許多人熱衷追求高報酬、快速致富,但實務上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操作方式,是一套你做得到、做得久,也做得安心的策略。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1 天前

    台股反彈三成 第三季是修正還是續漲?下半年行情全解析

    台股自四月大跌後強勢反彈,從17306點反彈至最高22587點,波段漲幅逾三成。然而儘管漲勢明顯,截至目前為止(6/27),加權指數年初至今仍下跌約2%。進入下半年,市場氣氛雖有改善,但整體前景仍面臨多項潛在變數,使得整體前景仍不明朗。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5年5月16日 下午 01:19

    台幣強升下的投資解方:5檔績優存股名單公開!

    近期新台幣對美元出現罕見的大幅升值,短短兩天內升值幅度接近10%,創下近40年來最大單日漲幅。這波升值主要是多重因素交織所致,包括市場對台幣升值的預期心理強烈,出口商提前結匯、導致美元供給增加,加上壽險業者手中持有約1.7兆美元的海外資產,為避免匯損,紛紛回補避險部位,進一步引發踩踏效應。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5年5月16日 下午 01:12

    台幣狂升、股債齊跌!達人教你用簡單策略避開風險、穩住資產配置

    今年以來因為川普關稅政策導致美股、美債、美金齊跌,近期新台幣對美元出現罕見的大幅升值,短短兩日內升值幅度近10%,創下近40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有投資朋友問我,現在是否應該將美元獲利了結並轉回台股?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5年3月17日 晚上 11:14

    台股下殺「防禦股」重要性浮現!專家曝這檔比台積電更穩!

    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在充斥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近期台股呈現弱勢回檔,今年以來加權指數已經轉為負數、累積跌-3.98%(3/17)。我不是政治專家,無法預測未來路徑,在風險控制的考量下,選擇將更多資金轉入較不受外在情勢影響的防禦股。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5年3月17日 晚上 11:04

    台積電跌破千元!該出場還是加碼?成長股達人這麼說

    台積電(2330)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加碼投資1千億美元再打造3座晶圓廠、2座封測廠及1座研發中心。受市場利空傳聞影響,今年以來台積電股價從年初高點1160元向下修正,最低來到955元,累積波段跌幅達17.6%。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5年3月3日 下午 01:39

    投資只看低本益比?達人曝具備高成長性才是關鍵!

    本益比是很多投資人慣用的選股方式,你也許常常聽到一些的說法,像是因為AI概念股所以享有30倍的本益比,或是生技股正夯,所以40倍本益比也不算貴,不然就是紡織股是夕陽產業,所以10倍本益比合理,但真的是這樣嗎?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5年3月3日 下午 01:27

    南部小藥廠靠併購成為生技股王 這檔「生技業台積電」你千萬不能忽視!

    選股第一步,我會先透過選股程式篩選,找出過去營收、淨利、EPS、ROE、毛利率、現金股利維持成長的優質企業,並且觀察最新月營收表現,月營收年增率維持雙位數成長或今年以來月營收年增率逐月擴大的個股,再從中找出未來展望正向且估值仍被市場低估的企業買進。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4年12月2日 下午 04:18

    投資航空股績效慘淡 連巴菲特都不買?達人曝這檔不一樣

    喜歡去日本旅遊的朋友想必對台灣虎航(6757)不陌生,尤其疫情後日本旅遊大幅復甦,虎航為台灣唯一低成本航空,且擁有日本最多航點與航線,成為這一波日本旅遊人口大幅成長最主要的受惠者。

  •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2024年12月2日 下午 04:14

    只看基本面還不夠?一招看懂上漲訊號 買在飆股起漲點!

    長期以來,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各自擁護者一直爭辯不休,但如果你問我哪一種策略好?我認為各有各的優點,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而我會選擇基本分析,最主要是因為基本面分析有一套完整的邏輯架構,一檔股票能否上漲,追根究底還是取決於企業的獲利能不能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