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台塑化 個股留言板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5年4月27日電)台塑石化公司(6505)今天表示,國際油價均價小幅上漲,考量國內市場競爭力及亞洲鄰國最低價等因素後,決定自28日凌晨1時開始,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調漲新台幣0.2元,汽油批售價格不調整,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台塑油價調整後,加盟加油站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9元。台塑石化表示,受到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發動飛彈襲擊,地緣緊張情勢升溫,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考慮6月加快增產等多空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呈現震盪盤整走勢,均價小幅上漲。考量國際油價走勢、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國內市場競爭力及亞洲鄰國最低價等因素後,台塑石化決定自28日凌晨1時開始,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調漲0.2元,汽油批售價格不調整,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
【時報-台北電】油價回升、低接買盤進駐,遠東區石化上游原料走勢回穩,乙烯、丙烯持平走堅,苯價續揚13美元,PTA、EG也因聚酯需求支撐,現貨行情連二張,台塑化(6505)、台化(1326)、南亞(1303)、東聯(1710)等相關生產廠營運加分。 南亞表示,第二季因大陸、北美及中東EG同業停?定檢,停?設備占全球產能約14%,有助支撐EG價格,將提升產能利用率,提振產銷、營收擴增力道。 另因於美國境內設有塑膠加工、聚酯纖維、EG等生產廠,已增開產線,可充份爭取當地採購商機。其中,美國對大陸產品加徵關稅,成衣客戶轉單至中美洲,南亞南卡廠積極提高產線開動率,供應客戶需求,第二季產銷量、營收可望向上提振。 此外,台塑化第二季雖面臨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需求,加上產油國增產,導致油價受阻走弱,也壓抑成品油煉油價差。 惟輕裂廠因輕油價格隨著原油大幅走跌,原料成本下降,毛利可望改善,而中美高關稅對峙,丙烷供給缺口,催化亞洲丙烯行情看漲攀揚。(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彭暄貽/台北報導)
國際油價 23 日下跌逾 2%,因有消息指出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考慮在 6 月加速增產,影響台股塑化廠表現,今 (24) 日包括台塑 (1301-TW)、台塑化 (6505-TW) 下跌 4%,國喬 (13
油價回升、低接買盤進駐,遠東區石化上游原料走勢回穩,乙烯、丙烯持平走堅,苯價續揚13美元,PTA、EG也因聚酯需求支撐,現貨行情連二漲,續揚19美元、6美元。台塑化(6505)、台化(1326)、南亞(1303)及東聯(1710)營運加分。
配合國家能源政策,中華航空24日宣布與台塑石化攜手合作,2025年採購2,500噸以上台塑自產永續航空燃油(SAF),即日起添加於華航桃園出發航班,整體減碳量預估可達6,500噸。雙方更將簽署永續航空燃油合作備忘錄(MOU),率先擴大未來3年的SAF採購總量逾萬噸。
長榮航空今(24)日正式宣布已與三家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供應商,包含美國Associated Energy Group, LLC (AEG)、日本COSMO Oil Marketing Co., Ltd. (COSMO) 以及台灣台塑石化(6505)簽訂採購合約。
【時報-台北電】中華航空與台塑石化攜手合作,2025年採購 2,500 噸以上台塑自產永續航空燃油(SAF),即日起添加於華航桃園出發航班,整體減碳量預估可達6,500噸。雙方更將簽署永續航空燃油合作備忘錄(MOU),率先擴大未來三年的SAF採購總量逾萬噸,促進國內航空業能源轉型。 台塑石化在台自產的 SAF 採用共煉生產(Co-Processing)技術,使用具國際認證(ISCC CORSIA)的廢食用油為生質原料,結合石化原料利用現有煉油設備投產進行共煉生產;2025年SAF年產能預估逾千噸,未來更將持續調整製程提高產能,預計2030年可達到年產量5萬噸規模。SAF是航空業實踐減碳的重要關鍵,華航與台塑共推產業供應鏈合作,致力國產SAF發展,落實低碳運輸目標,藉此樹立良好標竿,齊為台灣永續飛行鴻圖,奠下穩健基石。 此外,SAF是航空業中長期減碳重點措施,華航積極布局國內外SAF訪商與合作,穩健朝淨零碳目標前進。並響應民航局SAF試行計畫,於4月23日CI839高雄飛往曼谷及 CI220 松山飛往羽田航班,各使用40% 具國際認證(ISCC CORSIA)的永續航空燃油,減碳量約26
中華航空與台塑石化攜手合作,2025年採購 2,500 噸以上台塑自產永續航空燃油(SAF),即日起添加於華航桃園出發航班,整體減碳量預估可達 6,500 噸。雙方更將簽署永續航空燃油合作備忘錄(MOU),率先擴大未來三年的 SAF 採購總量逾萬噸,促進國內航空業能源轉型。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航空(2618)今(24)日正式宣布已與三家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供應商,包含美國Associated Energy Group, LLC (AEG)、日本COSMO Oil Marketing Co., Ltd. (COSMO) 以及台灣台塑石化簽訂採購合約。此次策略性合作象徵長榮航空積極落實永續承諾,擴大永續航空燃油使用版圖並與國際與本地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表示,永續發展不再是選項,而是企業責任。此次分別與AEG、COSMO及台塑石化的雙邊合作,象徵長榮航空對淨零碳排的堅定承諾。透過在全球航點積極導入永續航空燃油(SAF),不僅降低自身營運碳足跡,也期望帶動整體航空產業供應鏈的轉型與發展。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共同目標下,永續航空燃油被視為航空業最具潛力的減排措施。長榮航空依循歐盟永續航空燃油供應政策,自今(2025)年第一季起於歐洲機場起飛的航班皆添加2%的永續航空燃油,並將自第二季起攜手三大供應商,陸續於北美、日本及台灣等主要營運據點自主常態性添加永續航空燃油,以
交通部今 (23) 日在高雄機場舉辦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 (SAF) 啟動儀式,由中油與台塑石化 (6505-TW) 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三地同時連線啟動。
在交通部主導之下,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中油和台塑,攜手桃園、松山和高雄小港機場,23日啟動SAF(永續航空燃料)元年的儀式,國際航線先行,國內航線後發,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這只是開始」,追求2030年航空器使用5%SAF的目標,未來也將持續下去,達到2050國際航空淨零目標,不過,航空和石化產業認為,目前因油源有限,SAF產量有待提升,才能達到需求與供給的均衡。
交通部今(23)日在高雄國際機場舉辦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AF)啟動儀式,由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公司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分別為中華航空(2610)、長榮航空(2618)、星宇航空(2646)3家國籍航空公司的航空器同步添加SAF。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5年4月20日電)台塑石化今天下午宣布,明天21日凌晨1時起,每公升汽油批售價格調漲0.4元,柴油調漲0.4元,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台塑石化表示,受到美國對伊朗原油出口實施新一輪制裁,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OPEC+)產油國提出減產計畫以彌補先前超過協議產量等因素影響,促使國際油價上漲。考量國際油價走勢、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國內市場競爭力及亞洲鄰國最低價等因素後,台塑石化決定4月21日(週一)凌晨1時開始,汽油批售價格每公升調漲0.4元,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調漲0.4元,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調整後,台塑石化直營加油站台亞石油油品牌告價最新如下,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3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7元。
從四月初延燒至今的關稅戰稍微暫緩,美國暫時豁免晶片、智慧型手機、半導體等電子關稅,加上川普釋出可能暫緩對進口汽車及零組件課徵25%關稅的訊息,讓美股四大指數攜手反彈,不過反彈幅度皆不足1%。蘋果(AAPL)與福特汽車(F)都受惠於關稅暫緩的利多消息,分別帶量反彈2.21%、4.07%。亞洲股市今(15)日從關稅戰中獲得喘息空間,台股加權指數也是開盤即漲逾200點,並且鴻海(2317)、廣達(2382)盤中黑翻紅的帶動之下,大盤開高走更高,終場上漲344點,收19857點,成交量2965億元。十大權值股中只有聯發科(2454)收跌1.07%;台塑四寶在台塑化(6505)大漲6.13%的強力帶動之下,全面反彈逾3%。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5年04月13日電)台塑石化宣布,自4月14日凌晨1時起汽油批售價格每公升調降新台幣0.9元,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調降1.4元,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台塑石化公布,加盟加油站參考零售價,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9元、95+無鉛汽油29.4元、98無鉛汽油31.4元、超級柴油26.3元。台塑石化表示,受到市場擔憂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恐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與油品需求下降,促使國際油價下跌。
台塑 (1301-TW) 四寶今 (10) 日下午公布 3 月營收、第一季業績說明會,集團自結首季業績以台塑化 (6505-TW) 首季賺最大,稅後純益 36.85 億元,季增 184.6%,台化 (1326-TW) 則是虧損部分大幅縮減。
台塑四寶今(10)日公布第一季獲利表現,四寶皆較去年同期衰退,其中台塑化(6505)單季稅後淨利36.84億元,季增1.9倍居冠,呈年減25.7%;台塑(1301)獲利年減逾7成,每股盈餘0.01元,四寶中僅台化(1326)第一季呈現虧損。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5年4月10日電)台塑四寶今天公布第1季自結財報,呈現「3正1負」,台塑化、南亞、台塑營運呈現獲利,台化小虧。4大公司第1季歸屬母公司淨利合計達新台幣37.45億元,年減53.3%,但比起去年第4季大幅成長3.67倍。台塑(1301)今天公布第1季本業虧損8.9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減少5.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約5000萬元,年減77.4%、季減81.8%,單季每股小賺0.01元。台塑表示,公司積極拓銷差別化產品,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成長,產品利差改善,加上撙節各項費用支出,成本降低,因此今年第1季合併營業虧損比去年同期虧損縮小。南亞(1303)第1季歸屬母公司淨利4.53億元,季增52%、年減63.5%,每股稅後純益0.06元。南亞表示,第1季本業營收及利益都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是AI及周邊產業蓬勃發展,帶動電子材料產品獲利成長,加上聚酯、塑膠加工產品營運小幅增溫,使經營績效優於去年第1季;然而轉投資台塑化、麥寮汽電等收益下滑,且匯兌盈餘減少,導致整體稅後獲利不如去年同期。台化(1326)第1季歸屬母公司淨損4.43億元,比起去年同期淨利15.31億元由盈轉虧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塑四寶針對第2季釋出最新展望,台塑、南亞預期在工作天數恢復加上步入傳統旺季下,第2季營收會優於第1季。台化則相對保守。四家業者多認為川普關稅政策不定,為後市最大變數。台塑化表示,在談判結果尚未明朗情況下,短期油價波動劇烈。 台塑(1301)表示,第1季適逢農曆春節長假,出貨天數減少;然而,第2季進入塑料需求的傳統旺季,且多家亞洲輕裂廠安排歲修,下游工廠也配合歲修或減產,導致市場供應減少。此外,公司預估第2季開工率為86%,高於第1季的84%,因此產銷量有所增加,預期第2季營業額將較第1季成長。第2季為石化產品的需求旺季,有利於支撐石化產品價格。第2季同時是營建、汽車、家電、塗料、農膜、鞋材及食品包裝等產業的傳統需求旺季,且亞洲輕裂廠安排歲修,共計14座輕裂廠進行歲修,合計年產能達1,104萬噸,這將影響乙烯供應減少131萬噸。下游衍生物也配合歲修或減產,導致市場供應減少。此外,中國持續推出以舊換新、降低房貸利率等提振內需政策,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對石化產品價格形成有利支撐。另外,關於美國宣布對等關稅的影響,台塑指出,2024年出口至美國的金額約為新台幣2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