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 上周公布亮眼財報,並釋出優於預期的營運展望,市場情緒略有回穩,加權指數周線小跌 0.68%
[非凡新聞]記者黃靖棻,攝影詹明樺台積電公布最新股東會年報,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去年虧損將近143億元,是最燒錢的海外廠區,消息一出,台積電股價再度回測,市場擔憂未來虧損還會再擴大,專家認為,美國新廠...
台積電(2330)最新公布的2024年股東年報揭露股東結構重大變化,曾位居第五大的新制勞退基金過去一年減碼近4萬張台積電股票,持股降至30.2萬張,跌出前五、退居第七大股東,同時,原列第十大股東的富邦人壽則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台積電(2330)公布2024年股東年報,揭露其全球布局損益概況,資料顯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TSMC Arizona Corporation)去年虧損擴大至新台幣142.98億元,成為集團虧損最重的海外據點,過去四年累計虧損更高達394億元,相較之下,中國南京廠去年獲利高達259.54億元,成為集團最賺錢的海外據點。
彩富(5489):安控火花續放,盤中攻上漲停。中櫃(2613):關稅題材風浪大,漲多拉回,股價盤中一度跌停。台積電(2330):法說會利多遭外資連三賣打敗,早盤退到832元。驊宏資(6148):資服股當沖客波動大,股價平盤上震盪。世紀鋼(9958):列注意股,自結3月每股盈餘0.3元,聞訊賣壓出籠,帶量殺低8%。(黃冠豪)
台積電公布2024年報,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去年一共領逾9億元的薪酬,年增率超過7成,且台積電23位副總級以上的高階主管,薪酬皆超過1億元,同樣改寫公司紀錄,人數比2023年翻倍成長。
「台積電要倒了484cc」「又有7字頭的GG買了 真是線木」「台積電900沒跑 這下跑不了」「台積電大爆崩 台股完蛋了」「台積電怎麼了,無量崩跌」「GG今明不拉是破前低的節奏」「GG這禮拜股東人數繼續創新高!」「台積穩…打腳?」「看看台積要死不活,就知道外資賣台積了」「你會懷念1000塊的GG」。
[非凡新聞]編輯劉德苓 / 綜合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7日法說會釋出正面消息,首季營收達新台幣8392.5億元,年增逾4成,毛利率58.8%,EPS達13.94元,年增6成,寫下最強首季。然而多家外資不買單,接連下調台積電目...
【時報-台北電】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股東會將於6月3日假新竹喜來登大飯店舉行。台積電在全球擴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然而,目前美國、日本等海外工廠持續呈現虧損,料將會是股東關注焦點。 綜觀目前海外工廠,除去正在進行土建之德國廠,美國、日本廠2024年皆持續虧損,依股東會年報海外子公司損益概況,分別虧損142.98億元及43.75億元。 法人分析,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儘管第一座晶圓廠於2024年第四季採用N4製程技術進入量產,良率也與台灣的晶圓廠相當,不過第二座及後續工廠持續緊鑼密鼓進行,預計2025年首座場完整營運及成本反映於客戶後,整體虧損將逐步收斂。 在日本部分,位於熊本的第一座特殊製程技術晶圓廠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並有第二座晶圓廠計畫於2025年開始興建。2025年第一座廠在完整年度貢獻下,也有望減少虧損。 半導體人士指出,美國廠缺乏完整半導體供應鏈,為虧損主因,不僅是在美建廠成本高,供應鏈無法即時支援,晶圓生產效率進一步影響獲利情形。(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張珈睿)
「日本人還不知道台積電的威力!」太平洋房屋董事長孫寶國昨(20)日如此形容熊本房市前景,有鑑於台積電前進熊本設廠,讓親睹台積宅爆發力的他,簽署品牌授權合作協議,正式進軍日本市場;與會的店東吳鴻暉也分享,「現在很多仲介沒事幹,我卻是被客戶追著跑,每月都出團來熊本!」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隨著中科擴建二期計畫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交地,供台積電興建2奈米以下新廠使用,國產(2504)太平廠及台中廠迎接科技建廠與台中大建設利多,法人預期隨著台積電大舉擴建先進製程產能及中部工業園區擴廠效益帶動,國產今年於中台灣混凝土銷量有望改寫歷史新高。國產太平廠位於台中市太平區,占地2,760坪,擁有兩套拌合機,5座水泥、爐石、飛灰儲槽,往北可供應大北屯重劃區、潭子、豐原,往南到大里、霧峰,目前供應占比,房建75%,廠房與公共工程25%。國產台中與太平廠廠長謝及人表示,太平廠位於大台中東邊,可與西邊的台中廠相互支援,不僅能提升產能,達到區域聯防,還將以混凝土大量澆築的高供應能力、科技行控與顧問服務等優勢,成為高科技廠辦、重大建設與房建的強力後盾。以科技廠辦來說,國產台中廠過去協助中科台積電(2330)、友達光電(2409)、巨大機械(9921)等五成以上的科技建廠,隨著太平廠加入營運後,近期兩廠合力供應台積電中科先進封測五廠,目前結構體已接近完工,後續還有辦公大樓要興建,混凝土需求約1萬多立方米,而中科擴建二期計畫,預計2025年第二季交地供台積電建廠,規劃要
市場不確定性仍在,台股今(21)日開跌約74點,隨後跌幅擴大至逾200點,一度來到19,120點。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開盤後受訪表示,目前台股還在尋求第二隻腳,但尚不能確立最低點已成行,今日整體量能仍是減縮,僅2000至2300億元左右,目前主要多頭資金縮手觀望,但預計早盤賣壓過後就會穩定,指數有望收斂。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使全球市場情緒劇烈波動,台積電近期一度下探780元,隨後拉升至900元以上再度下殺,散戶卻大舉進場。財經作家狄驤在臉書發文表示,台股爆發股災後,台積電股東人數短短一周大增5萬人,已達到188萬人,代表散戶蜂擁進場,且是主力倒貨給散戶,「散戶去接主力的刀,真的會變成輸家嗎?」答案出乎意料。
台股在川普關稅大刀一揮下爆發股災,也讓台積電跌落千元神壇,甚至失守8字頭,卻也讓搶著搭護國神山的散戶蜂擁衝入,造成股東大增,不過此時散戶去接主力的刀,會變成輸家嗎?財經專家狄驤觀察歷史數據發現答案很有趣,因為散戶善用了「時間」的優勢,賺到了經濟衰退時期這一段的漲幅。
台股ETF換股潮正式啟動!臺灣指數公司上周五(18日)一口氣公布8檔ETF定審後成分股調整,其中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驚刪護國神山台積電、大立光,改納國泰金、華航等13檔;00733(富邦臺灣中小50)更一口氣增刪各45檔,調整幅度9成最是劇烈,都將自今(21)日起生效。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股東會將於6月3日假新竹喜來登大飯店舉行。台積電在全球擴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然而,目前美國、日本等海外工廠持續呈現虧損,料將會是股東關注焦點。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5年4月21日電)美股18日因耶穌受難日休市。法人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是3月以來影響台股波動的關鍵因素,台股近期價漲量縮,半導體關稅及台美貿易談判尚無結論,關稅影響仍是必須考量的主要變數。國內外產業訊息方面,台積電(2330)2024年年報出爐,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今年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預期晶圓製造產業維持溫和復甦,今年台積電可穩健成長,預估今年先進製程技術(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銷售金額占比上看80%。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以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將於23日起登場,包括鴻海、台達電、微星、和泰車、德州儀器、博世等大廠參展;除展示新技術外,美國關稅政策預料也將成為業界關注焦點。新纖(1409)決定投資新昕資本10.857億元,持股比例約43.3%,以強化多角化投資策略及營收來源多元性,擬整合不同領域的股東資源,尋找更多元的投資商機,增加投資收益。
【時報-台北電】台股月初暴跌後,加權指數反彈逐步靠近2萬點大關,隨融資減肥至2,100億元左右水位,國際資金卻遲遲未回歸,成為台股續彈不確定因素。外資分析師歸納,台積電法說落幕且展望不俗、美國超級財報周接棒期待感,搭配國安基金仍在場中等三大利多支撐台股,將替台股爭取消化利空。 國安基金8日臨時召開第124次委員會議,決議授權執行秘書視情況動用資金執行市場安定任務,9日雖止不住台股跌勢,但10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對多國暫緩對等關稅90天的帶動下,開啟暴跌後反彈,從國安基金宣布進場後,台股累計上漲5%(低點以來則上漲12%)。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國安基金可提供市場情緒穩定力量,且依過去八次國安基金進場經驗,進場後20日有高達75%機率為正報酬、平均漲幅6.9%;眼前要留意的是量能不足將使大盤反覆壓力測試,短期以震盪格局為主。 其次,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法說會落幕,不僅沒有下修全年營收財測,維持資本支出計畫,持續看好AI需求,更向法人重申,並無與國外企業共組合資公司的打算,消除市場近期最大疑慮。 各大外資券商在台積電法說會後,亦進行本輪最後的財務預期調整,股價預期雖以下修為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需求強勁,預期相關建廠供應鏈可望受惠。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維持在380億~420億美元的高水準,法人預估,台積電在美、日、德等國多座晶圓廠建置步調將明顯加快,相關建廠供應鏈受惠,其中無塵室與機電整合大廠聖暉*(5536)宣布將擴大海外市場版圖,下半年計畫正式進軍美洲市場,同步評估設立歐洲據點,搶占多個產業海外設廠商機。 受到全球股災衝擊,聖暉股價從清明連假前收盤價361元、最低曾跌到278元;不過,受惠台積電持續加碼布局全球,相關建廠供應鏈可望因此受益,18日在三大法人聯袂買超下,盤中股價已回到起跌點361元,且短短五個交易日,股價從327元漲到361元,漲幅逾一成。 聖暉表示,雖然面臨美國對等關稅挑戰,但產業客戶建廠需求依然殷切,目前廠務工程市場供需吃緊,由於市場對通膨的預期心理,客戶為避免建造成本進一步上揚,紛紛加速資本支出,強化當前新廠建置的投資動能,帶動施作計畫續旺,聖暉有機會增添業務急單,助攻集團營運獲利。 聖暉第一季合併營收85.6億元、年增56%,創同期新高,主因受惠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生醫製藥、通用傳產等客戶推動海內外新廠投資計劃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法說會落幕,除端出亮眼第二季財測,得益於內外資研究機構多已在法說前下修預期,會後對財務與合理股價調整幅度不大。摩根士丹利證券說明,台積電法說會破三大疑慮,有望迎接重新評價(re-rate)行情;但外資還緊盯三變數,造成投資信心無法大幅回溫。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台積法說會傳達出不考慮與美國半導體廠合資企業、AI需求依然健康、關稅目前影響客戶訂單有限等訊息,正面破除市場近來三大主要疑慮。 不過,台積電股價18日僅小漲0.35%,國際機構法人還賣超7,123張,為近期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調節,顯示資金仍有顧慮。中信投顧、凱基投顧均提醒,美國針對半導體關稅政策迄今尚未宣布,若將時間拉長來看,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會否下滑也打上問號,是壓抑台積電評價的二片烏雲,造成股價並未如外資期望般出現較明顯反彈。 第三片烏雲,則是客戶訂單還有潛在調整可能,可能影響台積電下半年至明年營運表現。高盛證券認為,雖然台積電並未下修今年營收財測,但隨關稅情況持續演進,客戶潛在需求調整可能替台積電營運投下變數,考量3、5奈米等先進製程生產周期長達約半年,一旦訂單調整情況出現,對台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