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銀海外曝險 美連20季居冠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公布第二季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因美元走弱,及隨新冠疫情衝擊趨緩,金融市場回升,國銀對外國曝險季增3.94%,對美國曝險連續20季居第一位,直接及最終風險餘額各增至919.04億美元及893.22億美元、雙創歷史新高,第二位的大陸也各小幅增至477.65及682.98億美元。 央行官員表示,第二季本國銀行外國債權直接風險餘額來到4,557.64億美元,季增172.61億美元或3.94%,主要是對非銀行的私人部門債權增加所致。但部分直接債務人與最終債務人或保證人分屬不同國家,經過風險移轉後,最終風險淨額來到4,409.13億美元,季增177.29億美元或4.19%。 肺炎疫情引爆金融市場大地震,最壞情況已過,第二季美元回貶,以其他貨幣持有的資產,折計為美元後增加,及股債市紛紛反轉上漲使得市值提高,國銀海外曝險也跟著回升。央行官員指出,以美國來說,主要是國銀因應資金調度,拆款增加明顯,且投資與授信也跟著提高,其他多個國家也有相同的情況。 大陸部份,除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主要還有國銀的大陸子行增加債券投資部位。央行官員說明,由於第一季疫情嚴峻,使得信託資產跌至低檔,第二季因股債市反彈,信託資產也明顯回升。 香港為前十大中減少最明顯,排名從第三直接降至第四。央行官員認為,香港直接風險及最終風險餘額各減至336.72億美元及239.19億美元,主要還是因為香港為國際資金拆借中心地位,隨美元流動性紓緩,國銀拆借至香港的金額減少,但港版國安法也有一些影響。 央行統計國銀至第二季底的十大曝險國家或地區,第三至十位依序為盧森堡、香港、日本、澳大利亞、開曼群島、英國、新加坡及英屬西印度群島。前十大合計3,301.86億美元,占我國外國債權直接風險餘額約72.45%。就地區別來看,亞洲加太平洋區占46.38%或2,113.89億美元最多,其次為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30.52%或1,391.16億美元。 央行官員強調,國銀海外曝險第一季受肺炎疫情影響僅3月份,進入第二季後,隨金融市場快速回穩,影響已相對淡化,第三季進一步趨穩下,預料國銀海外曝險續增機率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