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投行老大高盛也瘦身 金融業勢將風雲變色

美國財經傳媒CNBC披露高盛 (Goldman Sachs) 的高層正醞釀大地震,去年才上任的的CEO David Solomon有意對公司進行「瘦身」兼業務整頓,跟德銀、匯豐 (SEHK:5) 最近的重組計劃性質上有八分相似。

近來不少分析都唱淡銀行股;的確,行業前景充滿挑戰,適者才可生存,但汰弱留強的過程,正是投資者觀察各銀行表現的絕好機會。

高盛銳意發展個人財富管理生意

人所皆知,高盛是華爾街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投資銀行之一,2008年的次按風暴雖然元氣大傷,金漆招牌掉了點光芒,不過很快就乘着全球資金泛濫潮「鹹魚翻生」,再次在投資銀行業務大賺特賺,就是在這時,公司的高級管理層“Partner”(合夥人)的人數大幅膨脹。

David Soloman新官上任,再遇上金融業將隨全球經濟進入另一階段性循環,正好利用這機會進行內部改革。除了把合夥人人數削減,積極瘦身外,高盛近年有意發展零售銀行生意,藉此減少對傳統投資銀行業務的倚賴。

這主調是否有點熟口熟面?

大型銀行的改革主調十分一致

在宏觀角度看,貿易戰兩年前開打,觸發了世界政經局勢的深層轉變,多邊貿易體系面臨瓦解,經濟增長放緩,然後各國央行紛紛放鴿,全球很有可能進入另一低息循環;這些因素均不利於銀行業。不但如此,銀行還要面對FinTech的衝擊,難怪行業前景不被睇好,不少分析師唾棄銀行股。

銀行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最近大動作重整的德銀和匯豐,不約而同都是縮減投資銀行包括炒房的業務,把重心放在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可說是回歸到他們的本業。有趣的是,連DNA明明是投行的高盛和摩通,也走差不多的路線,向零售銀行業務積極進攻。

投資者毋須過分看淡銀行股

行業板塊因環境改變而需經歷蛻變,過渡性的震盪及破壞是必然的。但這汰弱留強的過程,卻給予投資者評估企業質素的好機會。

廣告

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有衰退的徵兆,銀行將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短期盈利受壓,情況的確不容樂觀。但與此同時,就看那間銀行能夠大刀闊斧徹底轉型,震盪過後成贏家。

從這角度來看,匯豐最近的人事「地震」絕不是壞事,就看將來新的CEO有多敢作敢為了。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Wendy So(筆名)持有匯豐。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