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市不怕!港股組合必買三隻增長型新經濟股

Hong Kong skyline during the day with financial numbers at top
Hong Kong skyline during the day with financial numbers at top

中美大國比拼,愈吹愈烈,美方已表明釘緊在美國上市中概股,加強對中概股披露及會計要求,問題是未來有多少中概股回歸香港上市?最終是在港第二上市?或是要在美除牌,轉移至在港掛牌?對香港金融市場有多大影響?全球包括中國在內,到底有多少資金流入香港追捧這些股份?對投資策略有何影響?

粗略估計,在美國上市中概股約有234間,市值約1.2萬億美元,相對整體美股市值,佔比不少於7%。根據內地金融數據服務商Wind數據,市值逾280億美元(約2000億元人幣)已有12間,阿里(SEHK:9988)、網易(SEHK:9999)及京東(SEHK:9618)已在港上市,未上市有百度(NASDAQ:BIDU)、拼多多(NASAQ:PDD)及好未來(NASAQ:TAL)。

如果計入在港上市市值要符合400億港元的要求,根據Wind數據,市值逾500億(549億港元)至2000億元人幣中概股,至少有16間。即234間公司中,有19間公司符合在港第二上市條件。

中金早前估計,符合在港上市19家公司,總市值約3400億美元。如果有關股份平均新發行10%股份,潛在融資金額料約340億美元。另外,摩根士丹利則料,未來有條件的中概股,將市值3.5%在香港二次上市,預計融資目標總額只有145億美元(有關比重是阿里、京東、網易二次上市市值比重的平均值),約佔港股年均集資額17%。

為什麼投資組合現要部署新經濟股?

所以估計是次中概股回歸熱,首輪融資金額介乎1000至2600億港元 (資金流入本港市場,解釋了港元強勢)。雖然涉及金額不是太多,等同兩、三日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額。不過此反映本港金融市場將出現翻天覆地變化,資金流入有可能成常態,再加上因疫情而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量寬,資金泛濫。宜調整投資組合預先加入新經濟股。

廣告

一)中美角力:首輪資金不算多,因只在港作第二上市,不過,不能排除中美兩國「硬脫勾」,部分中概股於美國除牌,轉戰香港,本港中概股流通量大增,N輸資金流入,影響非同小可,因以萬億美元計。

二)港股通問題:目前只有美團(SEHK:3690)及小米(SEHK:1810)納入港股通,美團經此途徑獲數百億港元資金流入。未來阿里將獲加入港股通,其他中概股亦有機,帶動更多內地資金流入。

三)恒指成份股大執位:i)成份股汰舊換新(地產及金融比重跌),更多「同股不同權」公司,以及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望逐步加入恒指。恒指為基金的重要指標,引發MPF及MSCI指數換馬潮。ii)恒指成份股數目現上限為50隻,未來數目可能增加,換入更多新經濟股。

四)疫情因素:疫情過後商業及投資模式有改變,令網購電商日益重要,變成不可或缺。詳情可看收下結連:

【延伸閱讀】消費模式大轉變-薦三隻必須納入投資組合的新經濟

1.阿里巴巴 (SEHK:9988)

公司為內地電商股龍頭,實力不容懷疑,去年公司實現了1萬億美元商品交易額(GMV),年度活躍用戶在全球增至9.6億,截至今年3月底有7.8億內地消費者曾購買及使用集團產品服務。去年阿里收入超過目標5000億元人幣,同比增長35%,新財年再增至6500億元人幣。而去年經調整 EBITDA 同比增長29%。不過,截至今年3月底止季度,受疫情影響,令天貓佣金收入下降2%,但4月天貓GMV已反彈,5月持續改善。「餓了麼」的餐飲外賣GMV於4月轉為正增長。反映疫情負面影響漸減退。

阿里的強項不止於電商,其金融科技如「支付寶」及「螞蟻金服」亦是一大賣點,透過交叉銷售已擁有大量客戶群。而阿里雲亦是另一大賣點,雖然雲業務仍處虧損,但企業「上雲」前景仍不俗,於內地雲市場已處領導地位。阿里雲未來三年再投入2000億元人幣於雲操作系統及數據中心,並招聘5000名科技人才。未來旗下企業版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釘釘」,與阿里雲融合發展,目前「釘釘」的日均活躍用戶有1.55億。阿里內涵價值仍有待全面釋放。彭博綜合分析員的評級,亦以阿里評價最高,總數廿個分析師均給予其「買入」。

2.京東(SEHK:9618)

有證券商估計,未來內地網購的滲透率仍有上升空間,阿里今年於內地電商市佔率升至52%,料京東的市佔率為19%居次席。基於京東回歸香港上市,市場不時將阿里與京東比較,其實兩間公司各有特色,Why not both?

兩隻新經濟股均值得持有。阿里與京東電商模式大不同,阿里主要收入來源是中國零售商業收入,以3月底季度為例,佔整體收入62%,有關收入包括客戶管理及佣金收入,主要來自信息流及淘寶直播。換言之,阿里以第三方平台運作,為商家提供線上銷售平台服務,以收取廣告費和佣金。反之,京東電商模式自營,直接是由商家入貨,再向消費者銷售,賺取買賣差價。所以京東利潤率較低(見附表)。

不過,京東另一強項是Customer-to-Manufactory(C2M)模式,C2M是面向消費者的製作方式,又是一種「短路經濟」模式,一方面連接製造商,另一邊連着消費者,除掉中間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環節及不必要成本。所以C2M較一般網購平台更賺錢,毛利更高。市場料今年C2M業務佔京東收入比重近兩成,有關比重高於阿里。而未來數年C2M市場複合增長率逾兩成。由於京東的C2M業務較多,市場料未來京東盈利複合增長率高於阿里。另外,京東旗下投資了不少具價值公司,如即將赴美上市的物流公司達達集團,亦可能令京東較阿里估值更貴。

阿里VS京東財務數據比較

阿里巴巴

京東

今年3月底季度經調整EBITDA率

22%

3.1%

今年預測純利率

25%

1.8%

今年預測ROE

13%

8.0%

*市盈率

38倍

206倍

資料來源:*來自彭博及AASTOCK

3.香港電視(SEHK:1137)

公司為第一大本土電商股,過去疫情期間令公司業務壯大,雖然5月平均訂單值按年跌近9%,平均每日訂單數量按年增長翻倍,帶動5月訂單總商品交易額(GMV)錄得4.72億元,按年激增1倍,按月跌4.1%。反映本地疫情過後,公司業務仍有增長。雖然目前仍未有盈利,不過需時間提升效益。而公司於疫情期間快速成功生產口罩,在香港消費者心中贏取不少分數,反映主席王維基管理團隊有很強執行能力,具企業家精神。再者公司最近獲加入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顯示公司受投資者注意,屬新經濟股中「黑馬」。

結語

阿里及京東同屬新經濟股的優質選擇,可作為投資組合中主打,不過,要等待大市回調才吼低位吸納,由於本地金融市場即將變天,料資金持續流入,對有關股份股價有所支持。至於香港電視屬黑馬之選,未來有機會突破現有規模,但要時間實現。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Cyrus Li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