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禁令在即!學者:華為產品競爭力恐降回10年前

MoneyDJ新聞 2020-09-14 09:45:20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川普政府最新禁令,有效掐斷華為(Huawei)所有使用美國設備或軟體的半導體供應鏈,預計9月14日午夜過後就會正式生效。專家直指,華為的產品競爭力恐降回10年前水準。

日經新聞英文版14日報導,華為自2018年底開始就一直在囤積各式晶片,但像是先進面板、相機鏡頭等電子零組件,則不確定華為的庫存是否也都足夠。南亞科(2408)董事長吳嘉昭表示,電子裝置相當複雜,只要缺少一個零件,就無法組裝智慧機、筆電或基地台等裝置。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Su Tzu-yun)則說,華為或許能找到低階的替代元件,但這會降低產品競爭力、甚至回到10年前的水準。

華為如今面臨人才流失風險,數百名員工已跳槽。一名晶片業界主管透露,華為的晶片研發團隊過去必須全天工作,如今突然可以放慢腳步;許多員工都在等待華為交付下一個重大任務,卻面臨許多不確定性。

部分企業決定向美國政府申請供應執照,其中聯發科(2454)跟日經確認已經這麼做。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amsung Display及SK海力士(SK Hynix)據傳也都申請了執照。台積電(2330)則未透露相關訊息。美國律師事務所Orrick合夥人Harry Clark表示,由於美國政府已經修正出口控管規定,先前取得出貨華為許可的業者、必須重新申請執照。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旗下的麒麟(Kirin)系列處理器,很可能因美國禁令全面消失。華為上週也宣布,明(2021)年起旗下智慧機將改採自家作業系統「HarmonyOS 2.0」,並坦承晶片供應短缺將影響智慧機銷售量。GF Securities分析師Jeff Pu警告,若美國不願鬆綁禁令,華為明年的智慧機出貨量可能會從今年的1.95億支驟減至5,000萬支。野村證券分析師Donnie Teng透露,調查顯示,三星電子、小米比其他競爭者更加積極向供應鏈下單,想要爭奪華為市佔;三星、Oppo、Vivo、小米及蘋果(Apple Inc.)各自都希望奪取2,000-3,000萬支的銷售量。


華為遭制裁帶來寒蟬效應



分析人士直指,華為若真的殞落,不但會重創總部所在地深圳的經濟,人們對中國科技與經濟的信心恐怕也會隨之動搖。

南華早報8月31日報導,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總裁劉開明表示,削弱華為的美國制裁,會讓整個中國電子供應鏈面臨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中國沒有任何企業能取代華為成為中國科技與全球化的領導者。「倘若華為也挺不過美國制裁,還有誰可以?」

對經濟甫於去(2019)年超越香港的深圳來說,失去華為恐帶來毀滅性的影響。統計顯示,2016年華為是對深圳貢獻最大的企業體,佔整體經濟產出的7%。劉開明表示,華為困境將影響全中國,也暗示中企在全球科技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的年代即將結束。他表示,就如同2000年初期時,美國買家要求台灣、南韓供應商從台灣、南韓搬至中國一樣,如今同一批美國買家又再次要求供應商把生產線從中國遷往越南、印度與台灣。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