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過4300億元法案,加碼補助電動車!但這個魔鬼細節讓車廠都皺眉

緊接在晶片法案之後,美國眾議院通過了超過4,30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同時也助力美國降低醫藥成本、應對氣候變遷、減少稅收漏洞。然而這項計畫補助電動車產業的法案,為何卻引發了眾多車廠與電池業者的疑慮?

美國眾議院在上週五通過了降低通膨法案,也是美國應對氣候變遷上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投資,力求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少40%。預計本週該法案將送往總統辦公室,交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該法案的內容涵蓋氣候、醫療照護、稅收等面向,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這是一個能夠削減成本的強力方案,並且切合當下的需求,保證我們的家庭繁榮茁壯、我們的星球能夠存續下去。」

補助電動車法案通過,各大車廠、電池廠為何不樂見?

然而,這個法案卻在電動車產業引發一陣嘩然,多家車廠、電池製造商都出現表達對這個法案的擔憂,究竟是怎麼回事?

法案的內容主要有幾項,稅收方面包括對企業課徵最低15%的公司稅、對庫藏股課徵1%稅額;氣候方面有電動車、再生能源設備的消費補助、針對再生能源的稅收減免等;醫療方面則計畫與製藥公司重新協商藥品價格、設置醫療保險投保人自付費用上限等

而受到電動車產業關注的,自然是該法案中針對電動車提供的購車補助。按照目前的規劃,民眾購買全新電動車時能獲得最多7,500美元的補助,購買二手電動車也有最多4,000美元的補助。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電動車產業的一樁美事,但多家車廠卻對此抱持異議,原因在於這7,500美元的補助只發給在美國製造的電動車,而且更計畫對電池關鍵材料來源進行限制,甚至電池有部份必須在美國製造,引起許多歐洲、韓國車廠、電池業者疑慮。

high_taycan_turbo_s_2019_porsche_ag-e1576141383876 圖/PORSCHE
high_taycan_turbo_s_2019_porsche_ag-e1576141383876 圖/PORSCHE

根據《路透社》報導,奧迪、起亞、保時捷等車廠都在上週五表示,假如拜登總統簽署了這份法案,他們的消費者都會失去獲得7,500美元購車補助的機會,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再三考慮。

廣告

保時捷近日表示,假如這個法案通過,就代表旗下的電動車Taycan、混合動力車Cayenne及Panamera等車款的消費者,都會失去獲得補助的機會。而同屬福斯集團的奧迪,也表示這個法案會對他們的業務及消費者造成重大影響。

尤其現在鋰、鎳等金屬價格攀升,這次法案的補貼被認為是電動車抵銷成本上漲的關鍵,各家車廠都希望能獲得補助的機會。

由多家車廠組成、涵蓋在美銷售近98%車款的汽車創新聯盟(The 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指出,目前美國市面上多達70%的電動車款會立即失去補助資格,而隨著採購限制上線,市面上沒有任何一輛電動車符合要求。

原本現在可以獲得補貼的美國民眾,將失去實際的補助,「這7,500美元的補貼可能看得到拿不到,接下來幾年內沒有車款有辦法獲得補貼,這會重挫我們2030年電動車銷售占比40%到50%的目標。」汽車創新聯盟執行長約翰.博澤拉(John Bozzella)表示。

轉換供應鏈不容易,韓國憂慮法案影響

不僅多家電動車廠對這個法案感到憂心,電池供應商同樣擔憂後續的影響。《彭博社》提到,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便會面了三星SDI、LG Energy Solution、SK On等電池大廠,談論了對降低通膨法案的疑慮。

韓國是電動車電池的重鎮,不僅LG是世界上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供應商,韓國各家電池廠商總計也佔據30%的市場,從特斯拉、通用、福特到Rivian等新創車廠,都仰賴韓國的電動車電池。

lg energy solution.JPG 圖/LG Energy Solution
lg energy solution.JPG 圖/LG Energy Solution

但由於該法案對電池原料、組裝地點有所限制,而這些韓國電池大廠許多原料都來自中國,且現在價格飛漲、供應短缺的情況下,一時也很難找到其他的供應來源。韓國的資料顯示,韓國電池廠商2020年有超過80%的關鍵原料,都是從中國進口。

韓國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人員Kim Min-Ji認為,電池的生產成本會因為該法案上升,要轉換金屬供應商本來就不容易,要能像中國一樣低價提煉金屬更是困難──尤其是在環保的前提上。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目前韓國電池廠商大多在觀望後續發展,也有企業已經在尋找中國外的供應商,想辦法讓供應鏈變得更多元,不過該法案似乎還不是很明確,加上各家車廠不斷展開遊說,或許還有調整的空間。

資料來源:ReutersCNBCBloomberg

責任編輯:錢玉紘

更多報導
百度跟進現代汽車搶進無人計程車市場,誰能在自駕領域超越特斯拉?
【專欄】劍指特斯拉!比亞迪「刀片電池」成利器,將笑傲電動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