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視看似醞釀另一升勢,買得過?

傳媒報道港視 (SEHK:1137) 從政府的保就業計劃領取3274萬元補貼,消息激港視股價單日飆升7%;而且踏入6月以來,港視股價逐步企穩,似乎在醞釀另一升浪是否買入時機?

港視補貼金額全港主排第三

港視領取了3274萬補貼,涉及1248名員工,保就業計劃受惠僱主名單規模排列第3,金額養和醫療集團及IT(SEHK:999)

而,相較養和及IT疫情爆發後港視的營業額不但沒受重創其實節節上升,由口罩及其他防疫用品帶動,下來日用品食品銷量亦急升,絕對是疫情受惠股;如今獲得補貼,可謂雙重利好。

3428萬元,對港視的意義有多大?

2019全年,港視淨虧損2.9億港元蝕錢一大原因是高達8.9億港元的經營開支,當中最大項支出是人才成本,達4億。假設今年港視的人成本增長與去年相若,3428萬元相等於這項成本的6%若以整體經營開支來說,佔比更少

換言之,這3千多萬元對港視今年的盈利狀況影響並不大。

股價升勢可延續多久?

港視股價一向甚受消息主導彷彿市場已接受港視有排都不會有錢賺的現實,稍有任何好因素,便會刺激股價上升。港視在6月4日公布今年5月營運數據,前後亦短期部署足跡

政府補貼消息消化後,港視股價須有其他利好消息支持,升勢才有支撐突發因素難預測,如有數得計的基礎因素而言後市其實沒有什麼看頭。

疫情效應漸消失

就以月初公布的最新營運數字分析,最亮眼的數字,是平均每日訂單總商品交易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這是因為每日訂單數目按年增加1.2倍,所以總成交金額亦會上升;但為什麼後者的上升幅度會低於前者呢?

廣告

這就是因為平均訂單值在下降中,而且按年倒退8.8%這當然不理想,港視蝕本是因為order fulfilment cost (交貨成本)過訂單數目增加,理論上有規模效應,邊際成本下降才對,但從過去兩年的實際營運數據看來,這效應並不明顯如果平均單值不上,港視很難到每張單收支平衡。過去一年來,港視已經把免費送貨及每周95折優惠的訂單金額門檻提高這有把平均訂單值水平拉高;即使如此,今年5月份平均訂單值是500元 ,4月是519元 , 2019年5月是548元 ,可見走勢並不是那麼好。

另外,5月份的每日訂單比4月份低這些都顯示疫情效應已慢慢減退,市民恢復外出購物,有選擇時不幫襯港視。雖然每日訂單數量比去年同期的確多了120%港視的盈利關鍵並非在此,難言突破。

與時間賽跑

港視今年2月透過場外配股集資4.5億港元,水源沒有問題,暫時還蝕得起。港視成功利用新冠病毒這黃金機會集資,能否也利用這黃金機會來提升公司營運基礎,仍有待觀察。

這段期間,港視在「口罩行銷」、增加貨種方面有實際的成績;平均每月訂單數量雖然不再按月增長,但規模確實比去年大了一倍,這些都是實際的進步。然而為何出現訂單值瓶頸,港視須找出並解決營運的盲點,否則仍是會維持得多、得多的惡性循環。而這也是有限期的,水庫也有乾之日。

投資策略已言,港視股價主要跟消息走,公司剛公布推出外賣自取服務,繼續提供操作題材。基於如此體質現階段的港視只適合短線部署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Wendy So(筆名) 持有上述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