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變幻時:香港終於改用央行制度?

從前,有一首改編歌是用來提醒投資者,其中歌詞提到:無論個市有百般對,或者千般錯,投資本來幻變多。最後總結一句:明智投資、學問為先,更似乎是至理名言。

香港開埠至今180年,一直是「無遮無掩」的自由港、主要用 Currency Board 這種貨幣機制、吸取來自四方八面的外匯、轉換為港元、獲取貨幣發行收入(Seigniorage)、並按主要是外來的(Exogenous)貨幣基礎、創造更多的信貸、推動及平衡經濟。

可是,在一些故意或無意、機緣巧合的情況下,香港大部份投資者可能仍然是「不知有漢」。

雖然36年前,香港的 Currency Board 改用了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後來加入了貼現窗、外匯基金票據等加強(Augmented)措施,並且明確指出目標是:作好準備、最終會成為「最終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但很多人似乎仍然對 Currency Board 這種貨幣機制「感覺陌生」。

而且,市場對港元「固定」匯價的信心,存在各種各樣的誤解、甚至猜測,更重要的是,錯過了接下來「無論魏晉」所指的關鍵:忘記了現在的金融機構已經是跨時區24小時、跨國界、通過貨幣互換、利率掉期來運作,世界金融體系(部份通過香港的 Currency Board)已經互相關連(inter-connected)。

自從2019年8月26日起,金管局終於「正式」定義自己為中央銀行機構(Central Banking Institution)、鞏固了貨幣輸送(Monetary Transmission)、更新了《流動資金安排架構》(Liquidity Facilities Framework),成為一個「類似」在以往機制下運作的央行 (Currency-Board-Like Central Bank)。

廣告

上述改變到底意味著什麼? 每當變幻時,投資者除了「便知時光去」,可能更需要明智投資。以下讓我們溫故知新、看看改用央行制度可能會帶來什麼挑戰。

以學問為先

一直以來,所謂大鱷的追擊對象,表面上是聯繫匯率,真相更可能是:由於信貸流向失控、貨幣的資產負債到期日不匹配、加上資源供應運用出現不平衡或失去約束(Fiscal Indiscipline)、累積的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導致資金緊張、銀行同業逼於無奈要以高息短期債務週轉、讓市場參與者有機可乘。

真正的 Currency Board 是不用「捍衛」、更不用承擔市場風險(主要是:匯價變動、到期日匹配),而且只要是 Currency Board 承諾的「固定」匯價一直有效、儲備貨幣的價值有保障,按此機制發行的貨幣不會「變成廢紙」。

假如我們把貨幣政策定義為央行(或主權)對於貨幣「供應」的決定,而不是對於貨幣「匯價」(即:相對購買力、競爭力、價值儲存能力)應該如何變動的選擇(即:各種暫時的「聯繫」(Peg)、各種形式的「浮動」(Float)、或是 Currency Board 的「固定」),那麼,香港過去一直都沒有自己的貨幣政策,因為港元「供應」主要是「外來因素」所決定。

真正的 Currency Board 單純為市場提供交易工具,而央行基本責任是服務「主權」,因此有承擔「政治風險」的分別;香港過去由於不實施央行制度,銀行因此不用向金管局存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變相改為外匯儲備,金管局賬上的銀行體系結餘,原則上是「商業」決定,並非「政治」決定,主要用途是同業結算,因此兩者涉及資產負債表組合、規模大小的主要分別。

央行可以按照貨幣政策的實施需要,變大變小資產負債表,通過貨幣輸送、增加減少主權經濟的信貸供應,但實施 Currency Board 的銀行體系,沒有足夠資本「理論上」就不可以增加信貸;Currency Board 的資產負債表是源於發鈔機構,只需持有足夠涵蓋貨幣基礎的儲備貨幣資產,沒有必要覆蓋更廣泛的貨幣總量M2及M3,但作為央行,資產負債規模相對 GDP 需要達到一定比例。

而最重要的分別是:Currency Board 並不是、或不一定有能力做最終貸款人。所以,市場風險「理論上」是由銀行體系自己承擔;而央行是最終貸款人,因此一旦遇上 Too Big to Fail 的情況,需要面對「道德危機」(Moral Hazard)。

除了少量流通貨幣,港元實際上是發鈔銀行的負債。金管局以前只負責監管金融機構,對財政儲備、外匯基金票據、以及發鈔銀行的外匯儲備等進行投資,同時執行法律上港元「固定」匯價的承諾 、協調發鈔銀行使用 Currency Board 這種「工具」,成為央行後,就表示:名正言順負上「最終貸款人」的責任。

潛在的暗示

根據金管局的《流動資金安排架構》指引,銀行體系可以利用外匯掉期合約保證(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圓或英鎊)向金管局要求備用流動資金;也可以利用以港元計價的「住宅按揭」、以及過戶到金管局名下的「其他貸款」,要求應急有期資金(Re-hypothecation)。

首先,最直接的理解是:以前都有類似做法,現在名正言順、更可以消除市場疑慮,保證:音樂不會停、派對不會結束、舞照跳馬照跑。而且,金管局有了貨幣自主權,可以在適當時候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經濟、更有效抵銷外來的衝擊。

但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表示港元的真實價值會降低。過去由於資源供應運用相對鄰近經濟體等原因,產生了港元龐大的需求,這種需求是否可以維持?而且,金管局可能需要面對央行的「死穴」(即:為了保持市場穩定,不斷增加信貸),市場參與者同樣可以找到機會,向金管局進行「信貸互換」。

真正的 Currency Board 要求「捍衛」的是高度透明、資金自由流動的機制,因此信心才會出現,如果恐慌開始形成,市場大量將本地貨幣轉換為儲備貨幣,甚至可以提供兌換的本地貨幣,已經接近或達到儲備貨幣的持有量,真正的 Currency Board 「理論上」仍然不應該購買本地貨幣或信貸產生的資產。

因此,金管局向銀行體系提供港元資產的再融資,雖然說主要是通過自己多年來累積的實力,在必要時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資金,但資本市場(通過評級機構)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是否可以像真正的 Currency Board 一樣信任現在的Currency-Board-Like Central Bank? 這種改變,可能從根本上否定了金管局運作的 Currency Board 與投資者之間的關係。

投資者需要知道什麼

Currency Board 習慣上被稱為:貨幣局,但背後不一定是個神秘複雜的「局」。金管局正式成為央行,並有意收購海外房地產「變大」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或許,很多人都十分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只是不知道、沒有想好怎樣、或無意面對那些問題。一些看似毫不關連的事情,背後都有緊密相連的因果關係,只要累積到一定程度,風險就會浮現。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大幅「變大」,但一些地方實際的經濟實力,因為各種原因並未有追上。實施以美元為指標匯率的一些地方,由於資金進出受到限制,金融機構(滲透到影子銀行)借機會通過貨幣互換,向這些地方提供信貸,其中:港元可能作為美元的替代(Proxy)進行交易,由此產生的資金流入,給同業利率帶來一段時間的下行壓力,產生了繁榮的局面。

但是,物必先腐,而後「瞞徒」才會出現,也許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解除這種情況。真正的 Currency Board 隱藏的宗旨(Hidden Agenda)是:資金運作和資源分配的「互相約束」、要求財政措施要相對「謹慎合理」。在可見的將來,香港可能仍然要面對「意想不到」的衝擊,需要更謹慎地處理系統性風險和實施更穩健合理的財政措施。或許,我們最需要的是:更誠實面對各種挑戰。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Dessie Cheung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