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按風暴一沽成名的傳奇投資人究竟怎樣選股?

201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沽注一擲The Big Shot》(台譯:大賣空)是根據07-08年的金融危機事件改編。其中一名主角Michael Burry(貝瑞)是最早一批發現次按問題的投資人。他本來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96-00年間在網絡論壇發了大量有關選股的文章,因而被Joel Greeblatt等知名的投資人所關注。貝瑞於00年成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Scion Capital,在危機爆發前三年已開始注視次按問題並從中大賺了一筆。到底他是以什麼方法選股的呢?貝瑞購買一些受市場冷落的公司股票,在它們表現得好一點時就賣掉。他認為「投資組合的管理」跟「選股」同等重要,只要兩者皆做好,就能成功。

選股的功夫

貝瑞的利器就是「研究」。在投資一支股票前,首要理解該公司的價值何在。他研究「價值」的基礎來自於投資大師Benjamin Graham的《証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書,並形容自己的選股是100%基於「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這個概念,以降低永久性資本損失的可能性。股價的催化劑並不是必要,重要的是這股票有足夠的「價值」。

他不太在意大市的升跌。大中小型股、微型股、科技或非科技股,只要他能從中找到價值,什麼類型的股票都可以。市場有時會反應過度,誤把嬰兒跟洗澡水一同潑出來,我們可以從這些暫時不受歡迎的行業板塊裡,找到股價大幅折讓的優質股。

「折讓」該如何判斷呢?他主要關注「自由現金流」和「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市值-現金+債務)。貝瑞先運用EV/EBITDA比率來篩選大量股票。在進一步檢視那些符合篩選條件的股票時,他會考慮到資產負債表以外的項目(off-balance sheet items)和計算出更確實的自由現金流。他喜歡負債少的企業,也會調整資產負債表上的項目至更務實的數字。市盈率和股本回報率因有誤導成分,所以會予以忽略。

組合管理

投資組合的管理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的技巧和性格,例如理想的持股數量、買賣時機、分散風險的方法(混合不同行業的股票,還是混合各種週期性/非週期性股票)等等。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正確的方法,在另一個人來說卻未必是合適的。貝瑞一般都持有12-18支來自不同低迷行業的股票。對他來說,這個數量既提供足夠的獲利空間,同時又能消除波動性(儘管他不認為波動性等同風險,但亦不想要承受額外的壓力)。

什麼時候買

在買入方面,他在操作上混入了些許技術分析。當股價從52週低位上升了10-15%時買入,因為這反映了股價有承托力。除了一些長期持有的投資,他大多時也會在股價跌至新低時賣出止蝕。

廣告

儘管筆者並不使用技術分析,但從貝瑞的投資方法中可以看到,我們應該按自己的需要調整策略,混合不同的方法,不要只從書本上搬字過紙,盲目跟隨。我個人並不會設定止蝕位,但卻會在入場前先擬定好出場策略,在事情發展不理想時,避免情感主導決策。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