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教室:經濟商譽VS會計商譽

Lightbulb
Lightbulb

分析公司的財務報告時,不難會在資產負債表上發現「商譽」一項,這亦稱為「會計商譽(Accounting goodwill)」,而股票分析而言,其實仍有另一款商譽──「經濟商譽(Economic goodwill)」。到底兩者有何差別呢?辨清兩者又如何有助投資者分析股票呢?

會計商譽是什麼

會計商譽的出現,主要源於企業之間的收購活動。一間大公司成功收購另一間小公司後,就要將小公司的資產及負債納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中。不過,小公司通常不願以淨資產,即總資產減去總負債的價格出售,大公司就要付出比淨資產值更高的代價。為求會計上的數目一致,大公司就要將所付代價與所收到的淨資產值之間的差額納入資產負債表,這差額就是「會計商譽」。

經濟商譽是什麼

經濟商譽就不如會計商譽般可由會計數目推算出來,因為經濟商譽是一個概念。不同類型的業務要賺取回報所需的資產都會有所不同,有些業務就需要龐大的資產來產生收入,例如電力公司要動用龐大資本投資於發電廠,但亦有些業務只需低水平的資產來產生同等的回報,例如擁有品牌優勢的零售商可透過優越的定價及周轉能力來產生豐富收益。若業務所能實現的投資回報,相對所擁有的資產,比起市場所要求的回報高,這業務的價值理應較其淨資產值高,而兩者間的差額就是「經濟商譽」。

兩者差別是什麼

換個角度來看,會計商譽所量度的是,收購一間公司所付出的代價相對所得到的淨資產高出了多少,而經濟商譽所量度的是,一間公司的合理價值相對其淨資產值的差額。若一間公司進行收購活動時,以合理價值來購買另一間公司,會計帳目仍然會出現「商譽」一項,但這會計商譽的數值就會等同於經濟商譽。

辨清兩個概念有何用

企業收購活動經常出現,投資者懂得分辨上述兩個概念,就更能分辨出一些以股東利益為先的公司,避開一些付出昂貴溢價(即會計商譽高於經濟商譽)來進行收購並損害股東利益的公司。除此之外,上所述兩個概念其實亦有助散戶選股,因為散戶買股票就等同於購買生意的權益,意義上與公司收購另一間公司的業務沒有分別。

廣告

估值倍數是常用的相對估值方法,而很多時,散戶投資者都會因為市盈率或市帳率的數值過高而避開部分股票,卻忽略了這些股票的估值之所以遠高於其淨資產值亦可歸因於「經濟商譽」的存在。

舉個例,一間擁有$200淨資產的公司可賺取$20盈利,而另一間公司雖然只有$100淨資產,但仍賺到$20盈利,後者的表現自然較前者出色,是以業務價值亦會較高。若前者以$200出售(即市帳率1.0倍 ),後者則以$150出售(即市帳率1.5倍),後者的實際收益率就仍有13.3%,相對前者的10%優勝,但後者的估值表面上看起來就較昂貴,這當中就涉及到「經濟商譽」的概念了。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Oscar Yu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