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搶客苦戰中抽身 美團外賣步入新經營階段

今年股價表現氣勢如虹的美團 (SEHK:3690),日前繼續釋放利好消息, 發表了有關中國外賣市場2019年前3季度之研究報告,顯示行業交易額升勢仍勁,比第2季增長25.2%。

餅越做越大固然是好事,但這並非美團盈利的關鍵所在,而美團的經營模式亦跟全球其他大型外賣平台如Deliveroo、Foodpanda等分道揚鑣。這會如何影響美團的投資前景?我們就來拆解箇中底蘊。

內地外賣產業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根據美團的「中國外賣產業調查研究報告」,2019年前三季的交易額節節上升,第1季1,200億元人民幣、第2季1,430億元、第3季繼續攀升25.2%,達至1,790億元。報告預計2019全年外賣行業交易額將會高達6,035億元,按年增加30.8%。

行業增長力度強之外,很值得注意的,是外賣的滲透率。現時外賣佔餐飲行業交易額只有15.9%,已比去年的10.8%激增,但前面仍有相當可觀的發展空間。中國外賣市場的前景,無疑蘊藏巨大潛力。

搶客肉搏戰已告一段落

市場兩大巨頭美團及餓了麼幾年前開打的瘋狂補貼戰,令外賣APP用戶及交易量爆炸性增長,但傷了兩間公司的荷包,做多一單蝕多一單。

現時雙方已停戰,這直接惠及美團的盈利,連續兩季有錢賺。美團在外賣市場的佔有率估計為64.1%,今年第3季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毛利是19.5%,比去年的16.6%有進步,而餐飲外賣之經調整經營溢利,已確實地變成正數。

即使如此,餐飲外賣業務在今季貢獻給美團的毛利只有30.5億元人民幣,遠比不上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所奉獻的54.8億元毛利。所以,內地外賣市場增大,對美團意義不大;重點除了在於如何提升外賣毛利,最重要的,是利用這基礎,轉化成高利潤的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

美團開始走向「重質」的階段

絕大部份的新創獨角獸,企業體質都有「谷大盤數」這頑固基因,IPO後,能轉為以長線盈利導向者,鳳毛麟角,但能走過這關,就會是明天的亞馬遜、阿里巴巴。

廣告

看今次美團研究報告對外賣產業的遠景,某程度上是令人放心的。報告提及未來5年的發展重心將從消費者轉向供應商,集團會幫助餐廳打造「下一代門店」,「實現數字化經營、專業化生產、多元化營銷和智慧化服務」;這不就正是美團的「到店」核心業務嗎?

美團手上已有超過4億用戶,數字迅速增長中,如果再提供店家各種外賣以外的「智慧」支援如點餐、結賬等,還有如何提升營運效率的數據,確實可以用整個系統綁住店家,而且「食水」可更深。

單純做外賣是蝕本之路

美團現時收入有過半仍是來自外賣,但已非靠它賺錢。反觀純做外賣的如Deliveroo、Foodpanda等,只有收購或被收購兩選項,把規模不斷擴大來提升效益。就算像英國Just Eat這樣的行業先鋒,公司營運模式相當成熟,上了市也在賺錢中,但隨着競爭對手增加,盈利本來已薄,還不斷被壓縮;Just Eat 2019上半年的收益增加30%,盈利卻大跌98%,要靠不斷收購其他市場的外賣公司來撐住公司的增長;可是這樣的循環是不可能持久下去的。

美團已徹底擺脫外賣APP的這宿命,至於上兩季的盈利能否持續下去,確實地為未來前景打好根基,就是投資者最應關注的地方了。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Wendy So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