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全球外儲占比 人民幣刷新高

【時報-台北電】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人民幣在全球官方外匯存底的規模已升至2,304億美元,不僅連續六季出現增長,其占比也升至2.05%,創下歷史新高。 IMF官網30日公布最新「官方外匯存底貨幣構成(COFER)」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金額和占比節節攀高,從2020年第一季的2,201億美元升至第二季的2,304億美元,占比由2.02%升至2.05%,為2016年第四季IMF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報告顯示,美元在全球主要央行外匯存底中,其持有規模仍舊最高。不過美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占比,由2020年第一季的61.99%略微降至第二季的61.26%。其他貨幣方面,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的占比持穩於20%,日圓占比5.75%與第一季基本持平。加幣與澳元分別占1.89%、1.69%。 上海證券報引述業內人士指出,2020年第二季以來,中國經濟率先復甦、金融市場加速開放,越來越多的海外央行開始將人民幣納入資產配置當中,也是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存底占比持續增長的主因。 此外,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領域也表現不俗。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8月,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的全球支付占比達到1.91%,較7月份的1.86%有所上升,繼續保持全球第五大活躍貨幣的位置。資料還顯示,若以歐元區以外的國際支付作為統計口徑,人民幣位列第七,占比1.72%,7月該數據為1.22%,占比大幅上揚。 新華社分析,隨著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與日俱增,彰顯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不過該分析坦言,在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上,人民幣與美元依舊相距甚遠。即便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存底占比增加,但其規模和比重仍然很小。 其次則是中國金融市場缺乏足夠深度和流動性;再加上中國出口企業規模尚小,行業集中度低,缺乏強大公司品牌和自主創新,這種貿易結構也削弱了金融實力。(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黃欣/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