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股市》深交所主板中小板 傳合併

【時報-台北電】大陸持續推動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改革,外媒27日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監管層擬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同日傳出,證券監管部門近期和部分陸資券商溝通,要求放緩深交所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IPO)遞交申請速度。 近期大陸證監會頻頻針對大陸交易所的制度創新與變革發聲,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稍早表示,將在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穩步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近日市場更盛傳深交所個別板塊將有重大改變。 財新網報導,知情人士指出,深交所主板長期以來沒有發行融資功能,主板與中小板的上市及監管要求也大致相同,沒有區分的必要性。從今後的發展架構來看,上交所是主板+科創板,深交所是主板+創業板,整體交易所布局上將會更加協調。 知情人士表示,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後,不再拘泥於企業大小進行區分,只要符合上市標準,都在主板上市。目前許多在中小板上市的個股規模並不小,以中國廣核為例,該股發行價為每股人民幣(下同)2.49元,集資額高達125.74億元,但是中國廣核仍隸屬於中小板。 另一方面,香港信報報導,消息人士指出,2020年註冊制改革等因素推動大陸新股發行熱潮,交易所的處理能力面臨挑戰。深交所目前已經超負荷工作,大陸監管部門希望企業在2020年財報資料準備完整後,再一併遞交IPO申請。 消息人士表示,監管部門的要求有可能擴大到A股其他板塊,但是對於已經進入上市程序中的企業IPO,不影響其審核進程。 深交所主板的融資功能中止於2000年,當時為了「籌建創業板市場」,因此主板暫停新股上市業務。隨後因為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使得創業板進程突然中止。 深交所當時為了突圍,中小板應運而生,並且將具有成長性及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集中到深交所發行上市。作為深圳現有市場的一個板塊單獨監控、獨立運作,2004年5月證監會同意該所設立中小板。直到2009年10月創業板也正式開板,但是深交所此後的IPO只在中小板與創業板發行,主板長期停滯。 截至10月27日,深交所上市公司共有2,319家,其中主板公司469家、中小板982家、創業板868家,市值規模分別為8.8兆元、13兆元與10.24兆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蘇崇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