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國壽逾5.4兆元 遵循責任投資

【時報-台北電】善盡機構投資人責任,國泰人壽逾5.4兆元的責任投資都須過四關。國壽總經理劉上旗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扣除不能進行責任投資操作的資產,如個人房貸、保單貸款、外匯避險與現金等,國壽的資金其實是100%符合責任投資,即至少逾5.4兆元,已遵循責任投資原則,劉上旗說:「國壽的責任投資規模應該是全台最大,也希望能起帶頭作用。」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曾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提到,一家優質永續企業應為社會帶來安定力量與幸福感,劉上旗說這就是國泰多年的經營理念,因此2015年宣布遵從責任投資原則(PRI),2016年則宣布遵守永續保險原則(PSI)。 劉上旗說,國壽7兆元資產,扣除不能計入的部分,有5.4兆元都已落實責任投資,其中89%是有價證券,除了自行操作部位須考量企業的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表現外,即便是委外代操,都要求受託單位遵循責任投資原則;另外有10%是不動產,新購地的建築物都會是綠建築,買既有大樓修繕時也會採購符合節能減碳的設備,另外有1%是企業授信,100%加起來就是5.4兆元。 負責責任投資及股市操盤的國壽副總林士喬指出,要符合責任投資必須過四關,第一關就是負面清單篩選,即有些企業如果有嚴重環境、社會負面事件,被列入負面清單,就直接篩掉不可能投資。 第二關是看ESG(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評等,或有爭議性事件,分級管理,像有些公司可能基本面不錯,但ESG評等未達一定門檻或具有嚴重的ESG爭議性事件,國壽研究員就會去評估,並出具獨立意見報告。投資部門再依此報作決策。 第三關是已放入投資名單且投資的公司,國壽每天仍會看評等報告,若有符合投資門檻但之後出現降評或重大爭議事件,會重新評估被投資公司的ESG風險管理能力。第四關是國壽每年都會針對所有投資部位,重新檢視ESG評等升降情形,決定後續的投資動向。 遵循責任投資對國壽有何好處?劉上旗說有三大好處。第一是避凶,就是ESG表現不佳的公司,可能會有較多爭議性事件,「出包」機會比較大,所以遵循責任投資可減少踩雷的機會。 第二就是投資價位「趨吉」,會變得比較好,劉上旗形容:「就像出埃及記一樣,錢會分流,有一部分會往符合ESG的企業集中,無形中就把他的PB值(股價淨值比)拉高」,即全球遵循責任投資的資金,會推升這些企業的股票,對國壽的投資部位就有利。如近期國泰投信募集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募集完成初期規模才60億元出頭,現在已擴大到200多億元,即符合現在投資資金追求的趨勢與潮流。 第三是附加的額外效益,就是國泰人壽徵才可吸引更多有理想、熱血的優質年輕人才,劉上旗說:「好處真的還蠻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