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老將們離去後,中芯外籍獨董也接連出走!背後是怕美國算帳?

中國的半導體大廠中芯國際(SMIC)於近日公布財報的同時,也揭露了人事異動。中芯表示,安謀(Arm)聯合創始人圖多爾.布朗(Tudor Brown)已辭去獨立董事、薪酬委員會主席,以及審計委員、提名委員及戰略委員會之會員身份。事實上,另一位獨董趙海軍也已辭職,但不同的是仍保留著聯合首席執行長的身份。

怕惹到美國!中芯獨董紛紛出走

翻開中芯目前的董事會名單可以發現,清一色全都來自中國本地的前政府官員、學者或科技公司高管。再加上去年底,來自台灣的蔣尚義、梁孟松等台積老將接連辭去重要職務或離開中芯,不免讓人猜想,中芯是否正極力驅逐外國勢力,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梁孟松.jpg 圖/中芯官網
梁孟松.jpg 圖/中芯官網

不過一位匿名的半導體產業人士表示,美國政府給予的壓力,才是導致各國獨董相繼離開中芯的主因。綜觀近期大事件,從美方聯合日、韓、台成立Chip4、擴大對中方設備制裁的範圍至14奈米等,殺招頻頻。產業人士分析,在半導體與政治掛鉤越來越深之際,各方對於對別去招惹美國政府的道理深有共識。

這名產業人士分析:「長期來說中芯肯定會希望都是中國人,但現在把外籍成員都驅離,時間還太早。」這意味著中芯並不會希望在製程技術還有進步空間時,失去來自外籍獨董們的幫助,也就是「趕走非本國獨董」邏輯並不成立。「應該都是怕白宮方的秋後算帳,才會選擇急流勇退。」產業人士補充。

既然如此,這接外國獨董當初又是如何加入中芯的呢?在近期的一份公開文件中,前中芯獨董之一的蔣尚義便揭露了這段歷史,他甚至稱曾加入中芯的決定非常「愚蠢(foolish)。」

蔣尚義揭加入中芯歷史,中芯還未放棄先進製程

蔣尚義於2022年3月,接受美國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歷史訪談,親自揭露了加入中芯的歷程。蔣尚義指出,他會加入是因為台積電的老同事、前中芯執行長邱慈雲的請求。

蔣尚義 圖/工研院官網
蔣尚義 圖/工研院官網

延伸閱讀:蔣尚義解析台積電致勝關鍵:半夜兩點也隨傳隨到!跟張忠謀報告有眉角

廣告

「從他(邱慈雲)接受中芯後,這個公司就開始獲利,但他卻還是因為製程研發的落後受到苛責。」蔣尚義說。由於兩人來自同個故鄉,加上雙方父母也都熟識,蔣尚義便希望能夠幫助他。不過,蔣尚義先去見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稟告此事,最終取得了張忠謀的同意。

當時蔣尚義猶如「投奔敵營」的舉動,在台灣引起了軒然大波,蔣尚義也遭受不少媒體的攻擊。蔣尚義坦言「很受傷」。事實上,在接任之前,蔣尚義不是沒想到政治上的敏感關係,他還因此特意選擇一季只需出現一次的獨立董事職位來加入中芯,認為能以間接的協助幫助到好友,並同時顧及競業間的微妙關係。

蔣尚義之後改任武漢弘芯執行長,但該公司後來爆發財務危機,導致蔣尚義的第一次離開。2020年,蔣尚義再次回歸中芯擔任副董事長,卻沒想到美國的制裁令竟在他加入三天後落下,中芯因此無法購買先進製程設備,「特別是沒辦法做7奈米。」

雖然在7月時,中芯被逆向工程研究公司TechInsights揭露,已出貨7奈米製程給挖礦機供應商MinerVa,不過MIC資策會分析師鄭凱安表示,挖礦晶片無需用到高良率晶片,顯見中芯7奈米產品的可靠性還有待驗證。然而,這個消息也顯示出,中芯目前確實對於先進製程人才,有極大的需求。

中芯:半導體修正期將持續至2023上半年

不過7奈米的出貨似乎並未反映在中芯第二季的財報上,毛利率為39.4%,與第一季為40.7%相比微幅下降,但年增約9個百分點,倘若7奈米真能量產,毛利率應當會更高。第二季營收則19.03億美元,季增3.3%,年增還來到41.6%。此外,中芯Q2淨利為5.14億美元,季增15%,但年減25.2%。

中芯國際 圖/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 圖/中芯國際

對於淨利的下降,中芯表示與中國境內長達三個月的封城有關。該公司也指出,四到六月的獲利與2021年同期相比,少了5.14億美元。

不過在封城之下,智慧家居晶片收入成長了 42% 至19億美元,與手機需求放緩成明顯對比,但獲利能力依然受損。產能利用率則從原先的100%下跌至97%。目前智慧手機營收占比25.4%、智慧家居16.2%、消費電子23.8%,其他種類則占34.6%。

展望第三季,中芯預計營收將個位數增長,毛利率會落在38%至40%。該公司也表示,預計半導體的逆風期,將至少持續到2023上半年。中芯也將持續專注於中國境內的產能擴張,以及本土製造的目標。

責任編輯:錢玉紘

更多報導
蔣尚義解析台積電致勝關鍵:半夜兩點也隨傳隨到!跟張忠謀報告有眉角
「細節狂」梁孟松助中芯衝到7奈米!台積電老將為何被譽為是晶片魔法師?